「港硕重大发现」携程拿去花怎么套出来,终于找到更好的方法
2021年的美国留学生活对每位中国留学生都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经历了一年的疫情、签证受阻等挑战后,首次或者再度踏入北美的旅途中,总有一股的不真实感涌出: 看到学校所在的城市充满乡村气息而非高楼林立时; 和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打招呼时; 意识到自己要真正开始在异国生活,独自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时; …… 我的博士第一年就是在这种不真实感中开启的。 尽管和我一样defer一年才进入学院的同学认为被推迟的一年是一种“loss”,但是那些去年经历一整学年网课的同学,也在交流中表示没有在线上授课中“gain”到很多对于研究生生活的实体理解。 看似经历不尽相同的两群人,都无比珍惜学校恢复的线下面授课。即使在室内上课还需要保持佩戴口罩,大家的讨论热情、新想法和观点的迸发,都能让人逐渐摆脱不真实性,脚踏实地地开始日常的学习、生活。 诚然,并不是学习的惯性驱动着我申请PhD,但是在追求更高学历的同时,我也在不停地思索:完成本科、硕士阶段的我在开启一段更为严格和规范的学术之路时,需要进行哪些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现在的生活和我以往的求学生涯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套瓷”是一个社交技能 比起本科和硕士阶段,作为PhD学生往往会更容易有和不同教授合作的机会。“套瓷”这个词,或许大家在申请PhD时经常能听到,意味着如果你对某位教授感兴趣,可以选择发邮件提前联系老师,向他表达想要攻读研究生的意愿。然而,我认为“套瓷”这个社交技能,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在拿到PhD或者硕士offer、正式开始学业之后,才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理由有如下几点: 其一,就申请和等待录取阶段而言,目前社科类专业的PhD录取与否往往不是由一位教授决定的。比如,尽管一位申请者和某一教授的研究兴趣高度重合,提前跟这位教授“套瓷”并且也得到了他非常肯定和有潜在录取意愿的回复,但是在经过录取委员会的统一讨论和横向比较后,这位申请者也不一定能拿到admission offer。因为大多数学院会组成“admission committee”去衡量每位申请者的资质,倾向选择的导师在这录取阶段中不一定有足够的发言权。 其二,当真正开始PhD生活后,大家也会逐渐被灌输“选择对的导师很重要”等类似的观念;这也正是为什么在进入学院开始学习后,“套瓷”显得额外重要。 在学院的官网、学院组织的开学迎新活动或者课堂上,在和不同的教授打过照面但不完全熟悉的情况下,学会课后进行“套瓷”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研究机会,并在过程中确定未来的导师。 以“seminar”为主的课堂 尽管同为研究生院,授课式硕士和研究型硕士/博士的上课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这个区别倒不是指课程内容的深度,因为在一些授课型硕士的课中,课堂内容也涉及一些深奥抽象的理论,而不是单纯地教授技能。 美国研究型的课堂主要以“seminar”形式开展,一是由于研究型硕博生人数较少,seminar研讨会的形式会更拉近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二来也可以更方便地让每位同学参与到讨论中。 这就表示在上课前,无论当周分配到的阅读有多少,学生都被默认为通读了所有论文,并且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到课堂进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老师在课上会带着大家复习论文或者当天要讲的理论,多数情况就直接展开讨论。 同时,这也要求研究型学历的同学掌握一个技能:带着问题阅读,不要一味地肯定或者接纳作者的观点,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发掘研究的漏洞,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质疑。 三点一线,“996”般忙碌 生活方面,在来到美国读博的两三个月后,我发现和之前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依旧是平凡的三点一线:家—图书馆—教室,只是工作/学习时长变得不少于996甚至更多。其实这也就暗示了学习和学术的一些相同之处:大量耗时的repetitive work,变化的efficiency和不确定的成果产出。 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当我们选择到境外或者海外学校就读的时候,就自然地归属到一个学院中,即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硕士的学位一般一到两年就可以取得,然而博士学位就取决于不同项目的长短,美国的博士学位比较闻名的一点就是耗时(3-N年不等),但也会赋予参与者扎实的学术能力,即“生产知识”的技能。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