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拼多多:白条套取现金最佳方法,掌握这个方法真的很nice!
拼多多变了,正在从重营销变为更重技术。 11 月 26 日晚间,拼多多发布了截至 9 月 30 日的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 215.05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1%,不及市场预期的 265 亿元。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营销费用为 100.506 亿元,环比减少 3%,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相反的是,拼多多第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 24.224 亿元,同比增长 34%。据拼多多年报披露,公司约 60% 的员工为研发人员。 自从技术派陈磊接棒董事长以来,拼多多开始走向稳健的重研发、轻营销策略。陈磊表示,拼多多会将过去 5 年在营销方面的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并利用拼多多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 营销缩减,加码农研 " 烧钱 " 曾经一直是贴在拼多多身上的标签,自上市以来让其深陷亏损深渊。 前两个季度拼多多大幅缩减营销费用后,在 Q2 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本季度,拼多多保持了营销费用的持续缩减,并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经营利润为 21.393 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6.4 亿元。 用户层面,截止今年 9 月 30 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达到 8.673 亿,单季新增 1740 万——相比上一季度的 2610 万,再次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电商公司们本季度利润和营收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财报表现似乎都有些不如意。从行业来看,拼多多的用户量,已经即将触摸到中国互联网用户 9.89 亿人的天花板,增长确实有限。电商消费层面,三季度国内整体消费需求偏弱,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8.8%,快递业务量环比上季度也有下滑趋势。 因此,对于拼多多来说,持续缩减营销费用可能不只是为了让财报 " 更好看点 ",更是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从打法上彻底转向了重研发轻营销、坚持投入农业的长期主义。 拼多多 Q3 财报最大的亮点在于,在营销上的投入少了,在技术和农研上的投入却增多了。 财报显示,拼多多本季度的研发费用达到 24.224 亿元,主要用于技术平台的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招募。同时,不出所料,陈磊宣布将拼多多第三季度的利润也全部投入 " 百亿农研专项 ",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普惠。 " 百亿农研 " 是拼多多于今年 8 月专门设立的农业科技专项计划,由陈磊亲自牵头," 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 当时陈磊称,拼多多第二季度及未来几个季度的利润将优先投入该专项,直至 100 亿的总额得到满足。
可以预见的是,因为在技术和农业上的持续投入,短期内拼多多的盈利能力可能仍然不会面临太大的增长。但是相比之前 " 以烧钱换增长 " 的方式,这次,拼多多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更具有长期信心的发展路径。 拼多多的数字农业梦 事实上,拼多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把自己变得越来越 " 土 ",寻找各类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解决方案,试图用科技改变中国农业。 过去二十年间,互联网迎来了快速发展,但农业却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几乎是最晚被数字化改造的行业。 拼多多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 2015 年,拼多多成为了首个以农产品零售起家的电商平台,并依靠水果生鲜成功实现了用户口碑上的转变。 传统农业从田间地头到城市的餐桌上,往往需要经历农户、产地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菜市场,最后才达到消费者手中,中间涉及链条长、损耗严重。农产品也常因种植户不了解市场需求,而卖不上价格。 因此,拼多多对农业的改造,最早从销售和流通环节开始。 为了将农产品供需两端进行效率最大化的匹配,拼多多创始团队跑遍了几乎全国的农业区,搭建农产品产业链和数据库,探索出了 " 产地直发 "、" 农地云拼 " 等模式。 这些探索,极大缩短了农产品上行的链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农产品需求集合在一起,解决了农产品供需不对称、信息不透明、价格波动大等痛点。 在销售侧,拼多多通过 " 百亿补贴 "、" 农货节 "、" 苹果双十一专场 " 等活动,打开农产品销售局面,把田间地头的农户和消费需求连接在一起,从需求侧推动农业变革。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电商公司而言,对农业的关键改造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技术出身的陈磊,还想带领团队做更多。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