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1990年,“旅行者一号”进入宇宙太空中,拍摄了距离60亿公里外的地球,虽然这是“旅行者一号”所能传达的最准确最清晰的图像,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像星星一样微小。
 

  但正是这颗“小星星”孕育了我们人类,经过几百年的进化,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几万年的智慧,都在直径12756公里的地球上发生了。

  

  “旅行者一号”在拍摄时所处的位置,并不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我们都知道太阳太大了,它的质量相当于33万个地球。地球和太阳是无法比拟的,况且,地球和木星也是无法相比的,无论土地的质量或体积的大小,地球都比木星逊色。

  但是当我们进入银河系时,你会发现太阳大大小不足挂齿。银河系中有很多的恒星,那么人类能看到体积最大的恒星——“盾牌座UY”,它比太阳大多少呢?

  

  就体积而言,这颗恒星大约有18亿个太阳,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一厘米大的玻璃球,把太阳比作1.1米高的玩具球,那么这颗恒星的大小,就相当于1900米高的一座山岭,也就是2340万亿个地球那么大。

  

  当然这个比喻可能有些不太恰当,那我们来看一下这颗恒星的质量。地球的质量是59.76亿吨,但是“盾牌座UY”这颗恒星的质量却足够有地球的231-330万倍。

  到目前为止,这是人类能观测到的最大质量的恒星,同时“盾牌座UY”也是一颗“蓝超巨星”,取名“R136a1”。

  

  二、蓝超巨星是什么?

  恒星和人类在某些方面来看是一样的,都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银河系中的尘埃和星云碰撞、堆积并慢慢瓦解,形成了原恒星。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恒星的孕育阶段。

  第二阶段:原恒星核内的气体密度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氢元素被点燃后聚变成氦,这是恒星诞生的阶段。

  

  第三阶段:当氢元素在恒星中燃烧完后,会点燃碳、氦和其他元素,这意味着它已经是一颗红巨星了,达到“老年”的阶段。

  第四阶段:在燃烧完恒星所有可能的燃料元素后,由于重力的因素,恒星的核心将开始坍塌,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也就是恒星死亡的时刻。

  

  但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结果会不一样,会出现两种情况。比如一颗有8个太阳大的恒星,在第四阶段,也就是“超新星爆炸”的开始。恒星死后,对应于8-20两颗太阳恒星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变成中子星;如果有比这更大质量的恒星,在死亡后,则会变成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