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京东白条套出来一路平坦而毫无风浪波折
讣告介绍,李文达先生一生高瞻远瞩、创新求变,成功带领李锦记从香港走向世界,让百年品牌焕发生机,成为国际知名的酱料和调味品品牌;他确立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两大使命,开创了集团多元化、持续发展的新里程。
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资料图 1888年,李锦记创立人李锦裳在广东省珠海南水镇意外发明蚝油,创立李锦记。1902年,李锦裳举家迁往中国澳门。1920年,第二代成员李兆南接手,并于1932年将公司总部迁往中国香港。1972年,李锦记第三代传人李文达出任公司主席一职,随后李锦记从蚝油和虾酱两种产品局限中跳出,学习酱油制造,曾用“熊猫牌蚝油”打开美国市场,并最终成为“酱料王国”。
资料图 李文达(江门市新会区七堡镇人 ) ,是佛山市、珠海市和新会的政协委员,江门市荣誉市民。2017年,荣获第三届世界广府人“十大杰出人物”。 李文达生前秉承“思利及人、造福社会、共享成果”的企业精神,肩负起“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责任,积极推动教育事业。1990年出资在珠海市南水镇兴建“李兆南纪念中学”及“陈彩琴科学馆”;1998年中国水灾捐出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之物资作赈灾用途;2002年,李文达又向清华大学捐资1000万元兴建“李文达医学生命科学图书馆”等。 为支持家乡的经济发展,1996年,李文达在新会区七堡镇投资兴建了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占地上千亩,且每年都按需扩建厂房,包括酱油厂、虾酱厂、芝麻油厂、原料加工厂及包装车间等多个生产工厂,员工2000多人,成为李锦记集团下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调味品生产基地。
新会李文达中学。 1998年, 李文达捐资2000多万港元在家乡七堡镇兴建“李文达中学”,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并先后捐出450万港元用于购买学校的教学设备等。2001年,在新会筹建体育馆期间, 李文达又慷慨捐出50万港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 李文达事业有成,惠泽故里,深受家乡人民称颂。
2020年 2月,为了全力协助地方阻击疫情、支持坚守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李锦记通过广东省江门市慈善会向江门市中心医院捐款人民币200万元,并向江门新会红十字会、各医院捐赠物资, 以爱心之举扛起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 李文达, 其之于百年李锦记 甚至中国食品行业 都是一个“传奇” 从澳门再到澳门 李文达的“传奇”要从他的祖父,也就是李锦记的创始人李锦裳说起。 1888年,李锦裳来到今天的广东珠海南水。提起祖父,李文达回忆说:“祖父为了谋生,开了个小茶寮,兼卖蚝豉。有次煮蚝做蚝豉忘记熄火,锅中的蚝水变成了黑色糊状的液体。他舍不得扔,尝了一下,觉得味道鲜美,便放在茶寮里卖,这便有了蚝油和李锦记的诞生。”
位于澳门新马路611号的李锦记百年老店。 从珠海南水起家的李锦记,在1902年搬迁到了商业贸易更为活跃的澳门。后来租下澳门人流量较旺的新马路611号作为店铺。李锦记当时虽然只是一家蚝油作坊,但其口碑很好,很早就树立起“李锦记蚝油品质最佳”的名声。 李锦记创业40年后,1929年1月5日,李文达在澳门出生。这一时期,蚝油已成为澳门著名的特产。当时澳门蚝油庄有十多家,街道上蚝油庄林立,除供应当地的高档酒楼外,还销往北美的中餐馆。在李文达4岁那年,父亲和伯父决定将经营重心转到已经成为国际转口贸易港的香港,于是就在中环开了李锦记在香港的旗舰店。不过,当时还年幼的李文达仍留在澳门生活和求学。李文达的一位同学曾说:“李文达上进心强得不得了,满脑子想做生意,而且在升上初中时已专注于蚝油了。” 1946年,年仅17岁的李文达来到广州,在大德路的一间铺面中生产和销售蚝油。李文达回忆说,每天他要骑着单车将生产出的蚝油,送到广州街头的各大酒楼或云吞面铺。一番努力之下,李锦记蚝油在广州的餐饮界中名声渐起。 然而,伴随时局的动荡,没过多久,李文达不得已离开广州。李文达这样回忆回到澳门时的情景:“父亲不同意我加入李锦记,我便说那不如自己做生意,他同意,并将他在新马路的一间店铺给我,于是我便自立门户,当时主要是做贸易生意,将一些港澳采购的百货转售至非洲。”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