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师傅搅不动烘焙江湖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资本永远在为消费一掷千金。 尤其是新消费,已然成为一场哄抢的投资盛宴。 今年以来,餐饮赛道常常站于高光之下,如今轮到了烘焙业。 此前,鲍师傅估值达100亿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民热议。对此,鲍师傅官方回应,估值是浮云,专注做好业务。
图片来源:微博 凡不凡尔赛且不管,但资本习惯投石问路,先行抢占机遇,如今的烘焙赛道不同以往,有利可图倒是真的。 1 初代网红的现世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吃上面从来不含糊。 烘焙点心历史久远,全国性以及区域性糕点品类众多,与礼仪、节庆、节气等文化紧密相关,带着甜味和韵味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然而,我国烘焙现代化进程发展是较为缓慢的 。 回顾过往,80年代随着西式烘焙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现代烘焙企业才星星点点般涌现,耳熟能详的有徐福记、桃李面包、盼盼食品。 过了二十年,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相对于循规蹈矩的稻香村等传统中式烘焙品牌,面包新语为首的海外烘焙品牌带着新的精气神,在市场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 鲍师傅便诞生于这一时期,创始人鲍才胜是江西金溪人,年少时掌握了制作面包糕点的技术后,便辗转各地开始创业。2004年落脚于北京,开了“鲍仔西点屋”,独创了招牌产品“小贝蛋糕”,后将店铺改名为“鲍师傅糕点”,聚焦做窗口型的特色糕点店。
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了一段无名时期,2013年,北京卫视的一档美食节目使得鲍师傅出圈走红,“肉松小贝”迅速成为网红爆款。 在最火的那段时期,你会看到长达7小时的排队盛况,甚至还有黄牛来插一脚赚倒卖的钱。
图片来源:网络 鲍师傅年度数据显示,2020年小贝蛋糕一年卖出了1亿个,目前门店不到100家。 靠着爆款单品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的鲍师傅,自然收到了不少资本的橄榄枝。 对于资本,一开始鲍才胜是拒绝的,毕竟圈地自萌稳稳当当,没必要拉着外人进来分一杯羹,直到规模做大了,现代化兼精细化运营必须提上日程,这是避无可避的。 目前,鲍师傅完成了来自天图资本的A轮融资,去年12月昆仑万维对其进行了股权融资。
不过,行至今日,纵然鲍师傅估值或可达到百亿,也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老网红”,在这个烘焙的竞争红海里,它也无法悠哉放慢脚步,危机常有。 2 “老网红”的危机 首先,明确一点,鲍师傅所处的烘焙赛道有空间,有利润。 基于对悠久历史的认同感,叠加消费升级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这一市场不需要从头教育,只待革新。 虽然目前入局者大多为手工作坊为主,没有形成普遍的产业化规模化,集中度不高,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不过烘焙食品已是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主要品类,2020年中国烘焙市场规模达到2358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7%的速度持续增长。
如今的烘焙格局更大了,从逢年过节互送的礼品向日常零食转变,食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尤其在互联网营销思维的助推下,更是拥有“钱途”。 公开数据显示,烘焙食品企业的净利率通常在8%-15%之间,高于A股食品板块企业的净利率的中位数(7.7%),掘金空间大大的有。 但与之相对应,竞争也在加剧。 要知道,消费赛道没有什么很坚固的行业壁垒,门槛比较低,可复制性强。 如此一来,易攻难守是日常。 更何况,烘焙业内有句话,五年洗牌一次是常态。 于鲍师傅而言,前有山寨大行其道,后有新式点心迫近,有压力也是意料之中。 1. 打假之难 事实上,在牵手资本后,鲍才胜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推进研发以及走向规模化,而是打假。 前面说了,爆款单品虽好,但也易被模仿,总有人眼红鲍师傅的人气,迅速跟风。 鲍师傅专注直营,也不做外卖,而它的山寨店在全国遍地开花,最多的时候达到千店。
这一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鲍师傅的网红效应,但终究是伤害消费者感情,伤害品牌的。 好在随着持续维权,鲍师傅方面不断胜诉,而易尚餐饮——鲍师傅的最大山寨方,通过开假冒加盟店而获利的不义之举也告一段落。 2. 新中式烘焙品牌之争 维权成功后,鲍师傅有了心力,开始专注门店拓展、产品研发,不过如今的市场上,黑马辈出,它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这几年,网红烘焙品牌频出,墨茉点心局、泸溪河、虎头局站上了人气风口,纷纷接收了来自资本的捧花。 墨茉点心局去年6月才成立,已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来资本、番茄资本、清流资本、元璟资本、日初资本等。最新一轮A轮融资发生在今年6月,今日资本参与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