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平台的关停潮仍在持续,这次到了滴滴和苏宁的头上

10月11日消息,滴滴旗下大病互助产品“点滴守护”于9月29日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点滴守护于2021年10月11日24点正式关停,将全额返还用户之前分摊的全部费用。在此之前,首次确诊不幸罹患重大疾病的成员,可于2022年4月9日24点前,继续发起申请,符合原互助条件的,将由平台承担相应救助金。

无独有偶,苏宁旗下抗癌互助产品“宁互宝”于一个月前发布公告,宣布原互助在2021年9月14日0点正式终止。而不幸确诊大病的会员,可以在2021年9月21日0点前继续向平台发起互助申请。若符合原互助条件,平台会提供合理赔付。

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点滴互助和宁互宝的运营时间并不长。事实上,入局网络互助赛道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通过流量转化拓宽营收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理财、小额贷款等完善其在金融业务方面的布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和2020年6月,宁互宝和点滴互助的用户规模分别为17万和113万左右。但这一切,最终以一纸公告戛然而止。分摊人数较少和人数增长停滞,被普遍认为是点滴互助和宁互宝停止运营的主要原因。

一位保险从业者告诉DoNews(ID:ilovedonews):“网络互助是一种原始保险形态与互联网结合,正常而言,在分摊人数足够多且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分摊金额会越来越少。这跟结婚随份子有些类似,随份子的人数越多,结婚成本也会被平摊的越低,避免个人负担过重。”

相反,如果分摊人数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或者被救助者人数提高,那么分摊金额就会走高。一旦参与者直观感受到“每期分摊的钱越来越多”时,会导致分摊用户的流失率进一步加剧,网络互助平台也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自今年一月以来,美团、小米、360、新浪陆续关停了旗下网络互助平台。网络互助虽然具有一定的保险性质,但并非是保险产品。而且,网络互助平台一直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平安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网络互助平台关停的一大背景就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环境趋严,平台非持牌经营,随着网络互助监管政策趋严,将进一步影响现存平台的存续。

网络互助平台变天:

巨头加速退场,用户持续流失

网络互助平台的关停潮,始于2020年下半年。

2020年8月,百度旗下的“百度灯火互助”运营时间不足一年便被关停;2021年1月,美团旗下的“美团互助”关停,运营时间一年半;3月,水滴旗下的“水滴互助”宣布终止互助计划,运营时间超过五年半;4月,小米旗下的“小米互助”关停,运营时间同样不足一年;5月,360旗下的“360互助”关停,运营时间两年有余;7月,新浪旗下的“新浪互助”关停,运营时间不足一年半。

随着“宁互宝”和“点滴守护”的关停,目前仅剩下阿里旗下的“相互宝”仍在运营。不过,“相互宝”的分摊人数已由2019年年末的1.05亿人降至目前的8000万人。

与分摊人数流失相伴而生的是分摊金额的上涨。2019年年初,相互宝每期的分摊金额为0.03元,到了2020年年末,分摊金额已升至每期5.31元,而最新一期的分摊金额则显示,这一数字为7.56元,如果按照每月扣款两次的规定,那个人全年的分摊金额将超过181元。

“我担心的并不是每期分摊金额不断上涨,如果这些钱能真真正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自然最好。但担心就担心在,网络互助平台的资金流向不透明,会不会有人或平台利用用户的善心,打着需要帮助的名义行骗。”一位网络互助平台用户对DoNews表示。

这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2019年5月,德云社某相声演员的妻子在水滴筹发起众筹,想为突发脑出血的丈夫筹集百万善款,在以“贫困户”身份筹款被水滴筹审核批准后,结果却被曝出该演员在北京有房有车,甚至比大部分为其筹款的用户还要富裕。

对此,水滴筹曾回应称:审核信息没有界定“有车有房就完全不能发起筹款”,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这样的回应意味着,平台对筹款人的身份无法百分百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筹款人的道德自律。

无法否认的是,网络互助平台这种“免费加入、后分摊费用”的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普通家庭获得保障的门槛,甚至解决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社会问题,但这并未能阻止用户逃离的脚步。

“最近经常能看到用户在理赔的时候遭到网络互助平台拒赔的负面消息,由此引发了不少用户的质疑。”上述网络互助平台用户认为,理赔难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用户退出互助计划的一大原因。

“用户之间互相帮助、分摊金额的前提应该是信任。”该网络互助平台用户向DoNews分析,“如果平台无法设立加入、审核、理赔、监督等机制保护信任,那互助计划便无法可持续地运营下去,关停也就成了唯一的结果。”

尴尬的网络互助平台:

一边亏损运营,一边面临从严监管

相互宝发布的《2020年运行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共有6.8万余名大病成员获得相互宝网友的救助。如果不考虑税费以及部分扣款失败的特殊因素,2020年相互宝收取的管理费是所有成员分摊金额的8%,共计7.29亿元,管理费是相互宝目前维持平台运转的唯一收入。

而这7.29亿元管理费,有21%用于日常运营成本,38%用于科技投入,其余的41%则完全用于调查审核。相互宝报告中指出,2020年,全国各地2000余名相互宝调查员共走访了4.5万家医院、800多家医保机构,确保互助案件真实、无误。

但即便拥有上亿用户,超百亿的流动资金,但相互宝仍未实现盈利。

“相互宝的管理费收取标准已是行业较低水平,目前尚未实现盈亏平衡。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互助体验、降低运营成本。”蚂蚁集团相互宝事业部总经理邵晓东曾如是表示。

网络互助平台如何实现盈利,成了终极拷问。有业内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