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高校和未来在寻找什么人才?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未来人才?9月10日教师节当天,2021爱文OPEN.ed公开教育论坛“未来的入口:培养具有自我迭代能力的未来人才”在深圳举办,哈佛中心(上海)执行董事王颐、耶鲁北京中心董事总经理李恩祐、深圳爱文学校外藉校长方泰德Ted Faunce三位教育大咖在论坛上带来了他们对上述问题的见解与思考。
 

  世界顶尖高校寻找什么人才?

  “能激励身边同学”、“能自我迭代”

  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季,受世界局势影响,世界顶尖高校录取率都创下新低,个别藤校的录取率低于4%。竞争如此激烈,如何才能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受名校青睐的学生?哈佛中心(上海)执行董事王颐、耶鲁北京中心董事总经理李恩祐都揭秘了世界顶尖高校对于人才的要求。

  王颐用一句话总结了哈佛录取本科生的诉求——“我们寻找……能够激励身边同学的学生,包括大学期间及之后“。在他看来,“光是成绩肯定是不够的”,哈佛看中学生四个方面的特质:个人成长及潜力、兴趣及活动、性格和特质、社区贡献。

  王颐说:“我们不希望来的学生在高中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我们希望他们来到大学以后能够吸收大学的营养,能够走得非常远,所以我们最关注潜力……比如学生有没有自我挑战的精神。”此外,哈佛希望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过更多学习、探索和尝试。王颐还列举了哈佛对于学生特质的几个关键词,比如思想成熟度、性格、领导力、幽默感、热情、对他人的关心、抗压能力等等。他亦指出融入社群的重要性,“有相互的互动,相互的交流,才有可能相互的学习。”

  李恩祐对王颐的观点非常赞同,她也谈及了曾作为一名耶鲁面试官的看法:“要是测试、考试的成绩是孩子最成功的一点,这就不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申请人。”在她所举例的几位耶鲁中国本科生中,有痴迷于语言学习和古典学、同时懂得七种语言的“公元前”00后,有从小热爱高尔夫运动并“打”进耶鲁的高尔夫特长生,有读得了古英语、写得了说唱的极具理想主义的文学爱好者,有挑战极限“文理兼修”的数学“小天才”……李恩祐表示,“顶尖大学希望找的学生或者是未来的校友,其实都是从小到大成功之后一直富有自我迭代能力的出色的人。”

  什么教育能让孩子学会“自我迭代”?

  “学生只有感觉安全才有信心去尝试”

  “自我迭代”如此重要,什么是自我迭代?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自我迭代能力的人才,更好地面对未来?深圳爱文学校外藉校长方泰德首先用自己非常喜欢的运动员苏炳添为例,阐述了他对自我迭代看法。接着,他以一个小故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在自我迭代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故事中,一个一年级小朋友需要完成一项画蝴蝶的学习,在其它同学提出了建设性的具体反馈后,历经六次,小朋友终于画出了非常棒的蝴蝶。在传统的学校当中,这种自我改善式的能力提升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学生并没有那么多机会去获得不断的反馈,“传统学校、传统教育更多只是一次定输赢”。但是在另一种教育里,他们能安心地进行多次尝试,同时同学们也会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学生只有感觉安全才会去尝试,如果失败带给他们的是害怕,他们就不会想继续尝试。”

  方泰德认为,“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但是不断获得反馈、再次尝试,直至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希望在爱文创造的是一种这样的教育:学生在学校感觉到自己很安全,他们有信心去尝试不同事物,对彼此友好,并且能给予同学非常有建设性的反馈。”

  爱文的研发团队,会仔细研究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水平,尤其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以及什么样的课程。比如在爱文幼儿园的孩子都很好奇,他们永远在不断探索,在游戏中学习。而到了中学,以七、八、九年级的课程为例,每个学生都要完成24个项目,他们并不是直接对照着课本学习,从第一页开始学习至最后一页,爱文教学研发团队做了多年课程融合研究,把课本进行解构,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导入课程框架中,在完全符合中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采用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方式,强调基于项目、基于问题解决,把中国国家课程的内容深入融合到爱文的教学方法中,深度融合到项目中和问题解决中,比如在“水”的主题上,会有水资源、水供给、水进化等相关学习,让学生真正有兴趣进行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