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种深邃无光的黑色,是真正意义上的伸手不见五指。在万籁俱寂的黑夜里,巴丹吉林沙漠寸风不起,你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民勤县,隶属于甘肃武威,张凯在这里度过十年。

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念想,一株无比强韧又脆弱的作物。机缘和执念把张凯留在了民勤的沙地里,他也见证这座荒凉的小镇复苏,成为供应全国的蔬菜产区。

从牧民的野菜,到城里人的珍馐;从不被理解的创业者,到年销量 200 多万斤的 " 沙葱大王 "。

他一路走来,炙热的时光停留在沙漠边缘。

张凯(右一)

记忆里的大锅羊肉

故事发源于上世纪 70 年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内蒙古支援边疆,他们放马、牧羊,和淳朴的牧民打成一片。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过得热闹。

牧区缺吃少穿,食物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听起来丰盛,却实在适应不了中原人的肠胃。长久不吃蔬菜,一群半大小伙逐渐出现了健康问题。

老牧民心疼知青们,就用上了牧区的土法:去沙窝子里拔一把沙葱,羊肉炖好,临出锅时,把沙葱洗干净往里一倒。这样,餐桌上绿意盎然,就算有了蔬菜了。

大锅炖着羊肉,年轻人围坐在草原上唱歌。

风高草劲,肉味混合着葱香。时隔半个世纪之久,知青们都已老去,依然有人对当年沙葱的滋味念念不忘。随着时代发展,牛羊肉早已不再稀罕,这种生长在牧区的野菜,却始终不能轻易买到。

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念想,落到了张凯肩上。

十年前,他在北京一家餐饮会所任职,当年知青队的一员是他的老顾客,两人时常闲谈,那段草原上的岁月在张凯眼前一幕幕展开。

" 像在看一部知青题材的老电影。" 他如此形容。

老顾客对沙葱的留恋,只能算是契机之一,真正让张凯迈开脚步的,还是身边纷至沓来的需求。他意识到沙葱在餐饮业界是有市场的,这么有特色的作物,为什么没有火出圈?

他只有亲自去寻找答案。

探索 " 无人区 "

在呼和浩特,张凯第一次见到沙葱。

身为餐饮行业老将,这种西北特产也让他感到新奇:沙葱耐旱、抗寒,翠绿鲜嫩,有一种独特的辛香味。

张凯的寻味之旅并不顺利:问遍呼和浩特,当地人表示沙葱产自甘肃。他飞赴兰州,兰州人又说在武威。他来到武威,武威人大眼瞪小眼,最后才有人说:要不,去民勤县看看?

相比其他产区,民勤在种植沙葱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沙葱喜光,当地的光照充足。" 它每天的光照时间比呼和浩特多 47 分 01 秒。" 这是张凯查阅资料后得出的结论。

但临近巴丹吉林沙漠的地理位置,让民勤险些成为 " 下一个罗布泊 "。面对风沙的侵吞,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自救,防风固沙,农户也开始种植蔬果创收。

先是洋葱,再是蜜瓜。但在十年前,当地人对沙葱仍然不甚了解。

奔波良久,最后的线索出现在一辆出租车上:司机说自己有个远房亲戚," 好像种了一点点。" 他们绕路出城,张凯在离县城十多公里的八一村找到了自己事业的起点——几棚人工种植的沙葱。

他心绪难平:" 虽然只有几棚,但我真的如获至宝。"

从负债累累到 " 沙葱大王 "

沙葱是个难伺候的主。

这是一种强韧又脆弱的作物。强韧,是能在贫瘠的砂砾中生长;脆弱,是极其不耐储存,贮存时稍稍出水,就会烂一大片。

" 冬天还能凑合,夏天发多少烂多少。" 张凯很无奈。

腐烂的沙葱臭气熏天,他只能把成本一两万元的烂菜装车,偷偷拉去远郊扔掉。亏损最严重时,张凯欠下了 100 多万的外债。

沉重的债务、父母和妻子的不理解,都没能阻拦这个中原汉子的脚步。张凯在民勤的种植基地住了整整一年,和农户共同研究沙葱采割、降温、包装、运输等问题。

经过一年的摸索总结,他们终于克服了沙葱贮存的头号大敌 " 田间热 "。张凯介绍:沙葱的采收标准定为 "1 公里 1 小时 ",即:从地头到冷库不超过 1 公里,离土后 1 小时内必须进库。

源源不断的新鲜沙葱,开始从民勤转运到呼和浩特,又以呼市冷库为跳板,发往全国各地的分销商。随着生意逐渐好转,张凯进一步加大了投入,自备冷藏车、自建精选小车间,冷库也用上了最先进的真空预冷机。

" 我们的沙葱已经可以发往呼市为中心、半径 500 公里的区域。" 张凯颇为自豪。

但是,还不够。

受限于销售渠道,沙葱只能和消费者产生间接的联系:我们能在饭馆里吃到沙葱做的菜了。能不能让这两者产生直接关系:老百姓一出门,就能在超市里买到现成的沙葱?

用张凯的话说,沙葱只是上了城市居民的 " 餐桌子 ",没有抵达他们的 " 菜篮子 "。

沙漠边缘的守夜人

转机在今年夏天出现。

盒马鲜生的采购找上了张凯,希望双方能通力合作,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新鲜沙葱。张凯提供货源和采收技术,盒马提供超长距离的冷链保鲜,和更广阔的平台。

双方都有丰富的餐饮业经验,他们联手制定了一套更加严苛的采收标准:只有生长 15 天、长度在 13-15 厘米的沙葱才能入选,甚至具体到采割的角度、手法的拿捏,都有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