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4%,是近年来的较低水平。超储率下降引发了较多关注,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流动性偏紧,需要降准予以对冲。然而,超储率下降这一现象并不能简单和流动性松紧直接画等号,需要理性看待其背后的成因。

  超储率,也就是超额准备金率,被认为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商业银行在资产扩张过程中,如发放贷款、购买外汇、购买债券等,都会在其负债方派生出等额存款。随着存款增长,银行须按要求把相应的超额准备金划转为法定准备金,由此起到支持银行资产扩张的作用。

  近20年,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持续下降。2000年一季度,超储率为6.8%;2012年至2016年,这一水平降至2.2%左右;2019年继续降至1.9%附近;今年三季度再度跌至1.4%。

  需要看到,超储率持续下降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存款持续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随着经济增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持续增加,而日常支付清算所需的超额准备金并不需要与存款规模同比例增长,在此过程中超储率会自然下降。二是支付清算和市场效率提高。随着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的推进,资金清算效率提高。再加上货币市场快速发展,也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融资渠道,有利于降低其超额准备金需求。三是货币政策操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市场的沟通更多也更有效。公开市场操作从以前的每周两次增加至每日操作,反复沟通引导市场主体多关注市场利率等,均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预防性超额准备金需求。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近两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明显降低,较少听到市场“钱紧”的声音,这也使得金融机构不必再提前“攒钱”予以预防。四是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通过开发流动性管理系统,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能够实时掌握全行的资金往来情况,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超额准备金需求下降。

  再加上2020年4月央行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金融机构吸收活期存款存放央行的套利空间消失,金融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意愿随之下降,进而使得超储率有了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超储率虽然在下降,但近年来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了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持续平稳运行。从国际经验看,流动性总量高低与市场利率运行的平稳性并不直接相关。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常态货币政策时期,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总量仅为20亿美元左右,但这并未影响其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因此,不能认为超储率下降就意味着流动性收紧,也不宜将超储率偏低作为判断降准的依据。近期,在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以专栏的形式重提超储率问题,与市场进行了清晰的沟通,其目的在于引导各方正确认识超储率及其下降的客观原因,理性看待超储率下降的现象。观察市场利率才是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的科学方法。(陈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