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近日表示,要调整提升现有轻工产业集群,合理布局新增产业集群,计划到2025年,我国轻工产业集群总量达到330个。

  “到2030年,要争取建成400个集聚效应好、发展质量高、引领作用突出的产业集群;轻工产业集群在轻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张崇和说。

  目前,我国轻工产业集群达到283个,涉及皮革、陶瓷、家电、塑料等35个行业,占轻工行业总数的77.8%。轻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占轻工业的比重达到40%,部分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50%以上。

  近年来,我国轻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轻工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3家。特别是新型纸基材料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为大飞机、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逐年提升,2020年度研发投入508亿元,研发投入比重2.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为轻工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020年,轻工业以占全国工业13%的资产总额,实现了18.3%的营业收入、20.7%的利润和27%的出口总额。这也意味着,轻工业从“好不好”向“强不强”迈出了坚实步伐。

  但是,轻工科技与产业集群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轻工部分领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赖程度还较高,轻工产业集群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步伐仍较慢。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强调,“十四五”时期,轻工业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提高轻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轻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整体转型升级。

  我国要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世界轻工强国。按照轻工“十四五”规划,自行车、家电、家具等12大轻工行业要实现高端化发展,造纸、电池、食品等20大轻工行业要实现领头式发展,钟表、眼镜、日化等10个轻工行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要实现这一规划,必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张崇和表示,要进一步提升轻工产业链的控制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科技赋能,形成核心知识产权,提高产业链价值链的附加值。要增强供给适应需求的能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增加智能化、健康化、定制化、时尚化的中高端产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轻工生产供给体系,全面推动中国轻工业走进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本报记者 黄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