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如何提现?数字化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在位于西青区的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大厅里,只需在MAP智慧农业指挥平台的大屏幕上用手指轻轻一点,农田里的气象、土壤、水温等信息,就会立即实时地呈现在眼前。“有了这样的数字化手段,我们的选种育苗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顺利,能够为确保明年春耕做好充足准备。”总农艺师赵伏伟说。 从“看天吃饭”到“看屏指挥”,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推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乡村实现数字化转型,正在为乡村实现更大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以前,今年能收成多少、下一年该怎么种,心里并没底。现在有了大数据,同样是种地,比以前高效得多、省力得多了。”王稳庄镇二侯村种粮大户李树广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光照、水温、土壤等各项因素的调节,都只能“看天说话”,大多依赖过往经验进行判断,缺乏科学依据,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也难以保证产量与质量。如今,为传统农业安上数字“大脑”,将种植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量化指标保证决策科学性,不仅可以大大解放人力,还能有效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浪潮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逐渐渗入乡村治理“肌理”,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更多技术因子。今年下半年,我市成立了数字乡村产业联盟,村里农户基本情况、耕地哪些是菜地哪些是水浇地、垃圾堆放是否已处理,甚至村民之间的矛盾是否已解决,都能通过村委会的大屏幕一目了然;智慧养猪、智慧种植、智慧乡村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各个领域的智慧管理平台,有关部门可以及时发布各种通知,企业也能够通过软件招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村民参与度、决策科学性、治理时效性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数字化、信息化为乡村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是对乡村社会结构、发展路径的重塑。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窗口期,把握好数字技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把数字技术充分糅合进乡村发展生态,将会持续激发乡村发展的潜力,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