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重大通知』微信分付信用卡最新取现方法(今天它来了)
2019年全国人口的学历结构统计,高中6.01亿人,占42.92%,专科1.89亿人,占13.5%,本科学历占比不到4%,博士学历更是凤毛麟角,本科百人中约有6人,比例还是相当低。 于是乎,这个潜在水面下的市场,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和杂。 桃李财经「产业观察」第45篇。 主笔/ 丹丹,文章架构师/ 丹丹,出品/ 桃李财经 1. 一些大实话。 成人本科学历考,本质上是解决本科教育的问题,却成了一个卖学历的生意。 不过,在这个干什么都“内卷”的社会,靠钱砸出来一张证书一点都不奇怪:国外吊打国内的,211、985碾压普本的,一本镇压二、三本的,本科瞧不起大专的。 “没有一张耀眼的学历就意味着人生从起跑就输了吗?”成为无数人摆在眼前的事实。 所以出现了夜校、半工半读,让想要补充文凭的上班族利用晚上、非工作时间进行再教育。 发展初期的时候,大部分再教育机构还都是秉承着专业服务做事的,但需求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时,这时候市场乱像就形成了:缺乏合理定价、课程体系不达标、交完钱就没服务的一锤子买卖。 早前那些认真做继续教育的机构反而挣不到钱,教育过程被压缩成一张盖章的证书,形成了一个本末倒置的状态。 劣币模型驱逐良币模型,往往发生在销售第一入口,从此再不可逆。 2. 一些客观话。 大家都知道,学历和工资并不一定成正比,但也分情况。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学历就像一个敲门砖、一张入场券,但能不能胜任工作是两码子事。 对于在职人士来说,不缺工作经验,反而缺的就是学历。很多公司在评职称、涨工资、晋升培养、积分落户等方面都会考虑学历,毕竟工作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学历的重要性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尤其是实际的商业合作谈判,高学历团队一般都更占合作率优势,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学历不高的老板,总要拼命挖高学历的人才帮他做事。 社会就是这么势利,但我们还是尽力往好的方向看。一个社会发展的越快,它对教育程度的需求就更高。 20年前,高等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教育普及后高中到大学的升学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随着科技发展,各个行业的职业更加细分,也淘汰了不少劳动力工种,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专业技能的岗位。 像富士康预计最多十年内将辞退百分之八十的工人,改为引入机器人,每台、几台、十几台机器人可能配备一个维护人员就行。 这种更新,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向上走的必然选择。 真正贩卖焦虑的不是「骗子企业」,是这个金钱导向的现实社会,比想象中还要残酷。 3. 一些戳心话。 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再获取本科学历? 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没有机会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各种意外变故、辍学打工,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各类企业的蓬勃发展而衍生出打工潮的时候等等。这些人需要机会再来一次。 而普遍的这些人的年龄可能已经在35+的中年人。
像北京地区由于门槛提高已无专科职位提供,这意味着没有本科学历的老职人,会被新人的学历碾压。 稀缺的高学历和背后代表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必然的实力象征。如何在经验之外胜过他们?如何更好的管理比自己学历高的人?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保住自己的机会?如何跟上企业发展不被淘汰?… … 老职人的焦虑可不比新职人的迷茫少。这意味着,学历教育是一种刚需,用户付费意愿其实是很强的,潜在客户其实很多。 为面子买单,为生存买单,为敲门砖买单。 像极了韭菜,太容易被割了。 4. 一些难听话。 成人再教育本身的确是个很难的事。 难在人性:无论什么年龄,教育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但小时候是“不得不做”,长大后是“可做可不做”,成年人的世界有无数种不得已的借口,让学习这件事变得越来越艰难。 难在寻找:哪家机构的服务靠谱?内容够好?过程有保障?不少人其实有想法但是难在信息寻找。得,度娘一搜,信息也太多多多多多了吧。 难在选择:大多数有需求的人其实难在如何合理规划,到底如何选择专业?怎么选怎么学?长规划还是短周期?如何平衡工作?如何真的对职场有帮助? 难在跟进:每一年学历提升政策都有调整,比如教材大纲、考试计划、时间限制等等,上班族一个不留神就会错过。 难在坚持:虽然这个问题看个人,但有些人坚持到一半就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各种流程都不清楚,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 本来就是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一类人,给了那些赚快钱商家,有机可乘,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骗来骗去。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