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不含外籍院士)。

记者梳理发现,新增两院院士平均年龄57.7岁,最小45岁,中科院系统有17人当选院士,高校中,浙大有5人当选,清华、北大各有4人。

多名“70后”教授当选

2021年共选举产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其中女性科学家5人。在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2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3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4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共选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其中女性科学家6人。在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农业学部10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工程管理学部7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8岁,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69岁,60岁(含)以下的占75%。

制图/实习生 江越

记者发现,多名“70后”教授当选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是所有新当选院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年仅45岁。

据北京大学官网介绍,朴世龙为朝鲜族,生于1976年4月,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专业,1999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博士毕业后到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朴世龙回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2010年,34岁的朴世龙成为北京大学教授。

48岁的中科大教授封东来也成功当选,封东来长期从事凝聚态体系微观机理的实验研究,在高温超导、电荷密度波、重费米子体系、莫特绝缘体和拓扑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成果,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7名两院院士来自中科院系统,北京当选人数居全国之首

记者统计发现,此次新增两院院士中,有17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其中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当选的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人来自中国科学院。

在国内重点院校中,浙江大学有5人当选两院院士(2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有4人当选两院院士(2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有4人当选两院院士(3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的名单显示,在京单位至少有2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的工作单位以重点院校、研究所、医院、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为主。其专业涵盖了结构工程、地质、医学、环境、计算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记者梳理发现,新增当选人在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公布的还有两院的外籍院士,中科院有25人,工程院有20人。总的来看,美国籍最多,一共有19人,其次是加拿大籍和英国籍,分别是6人和5人。

制图/实习生 江越

多名院士参与抗击新冠疫情

多名参与新冠疫情防治的医学界教授当选两院院士。

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长期从事创伤外科临床救治,是我国临床多发伤救治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技术、关节周围骨折诊疗技术、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去年2月,他曾带队出征,奔赴一线“战疫”,在武汉奋战了70多个日夜。

“当时,面对知之甚少的传染病,心里也是没底,我能做到的就是必须谨慎再谨慎,严格按相关的标准执行,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队员的安全。”姜保国在后来采访时表示,“这两个月里,我的队员们就是我的‘软肋’,看着他们冒着未知的风险从生死线上‘抢’回一条条生命,我既骄傲,又心疼。”

同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我国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首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97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面对新冠疫情,邬堂春领衔研判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效果和疫情趋势,证实了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作战的巨大成效,揭示新冠病毒传播的高传染和高隐蔽性,为抗疫取得战略性胜利提供了科技支撑。

长七火箭总师、空间站系统总师均当选

航天系统中,中国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团新增5名两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新增3名两院院士。长七火箭总设计师和现任载人航天工程(603698,股吧)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均成功入选。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于登云、范瑞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国庆、李得天、杨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集团公司有36位两院院士。

范瑞祥,先后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火箭院从事航天科研工作后,曾先后参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等多型火箭的研制工作,从2001年开始,先后任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丙”火箭)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其间,他参与、主持完成了长二丙火箭的两种新型上面级的研制工作,完成了整流罩低空分离、二级箭体主动离轨钝化等多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长二丙火箭成为我国唯一能够同时承担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大椭圆轨道卫星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而且能够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2008年,范瑞祥担任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七火箭总设计师。2014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杨宏,199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自开始研制新型返回式卫星,到主持神舟一号、神舟三号总体工作,成为神舟四号副总设计师,作为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全程参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再到现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及其团队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拿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保了各项试验的完成。杨宏曾获团中央“中国科技创新杰出奖”、集团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载人航天功臣奖、航天功勋奖、曾宪梓航天基金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张建林 制图 实习生 江越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