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高居榜单“老二”的位置。数据表明,全球60多亿人口中,颈椎病患者达到了9亿,我国发病率为17.3%,约1.6亿,其中青少年占比高达10%。来自一份《职场人健康力报告》调研数据显示,白领们最担心的健康问题就是颈椎病和腰椎病,其比例高达67.9%。

  秋已逝,冬将至。随着气温的逐渐“变脸”,因患颈椎病来医院就诊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马艳春告诫:“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颈椎病的发病除与日常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关外,也与寒冷、潮湿等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所以冬季防寒保暖,对颈椎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常见的颈椎病临床类型有5种

  马艳春教授介绍说,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首先发生退变,进而形成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带动椎间关节、韧带的退变,这些退变的组织压迫或刺激相邻的脊髓、神经、血管,而催生了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颈椎病通常被分为以下5种类型。其中,颈型颈椎病,又称轻型颈椎病,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主要因为颈部肌肉、韧带受到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影响,引发颈肩部疼痛、不适及活动受限。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颈神经根受压所致,早期多为颈痛和颈部发僵,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沉重和力量减退等问题,在临床中最为多见。

  脊髓型颈椎病通常较为严重,以颈脊髓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早期多见一侧或双侧的上肢麻木感,逐渐发展为行走不稳、走直线困难和下肢发紧等异常。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诱因,联手欺压和刺激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交感型颈椎病则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变和节段性的不稳定,直接刺激到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从而挑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乱象”,致使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纷至沓来。

  中医对颈椎病的产生有独到认识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这样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马艳春教授解释说,风寒湿邪既是颈椎病的直接推手,又是某些颈椎病疾患的重要诱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关节,促使气血凝滞,不得宣通,不通则痛,故颈椎之类疾病多伴有明显的疼痛,且多有“得寒则病情加重、得热则痛楚舒缓”的特点。

  《素问·调经论》指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马艳春认为,颈椎为人体重要支撑结构,脏腑功能正常,才能使颈部皮肉筋骨得以濡养润泽,发挥皮肉卫外强健的作用。由于“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因而颈椎疾患与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肝肾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血脉和畅,筋骨强劲,关节滑利。若肝肾精虚血少,骨髓的化源欠缺,不能营养骨骼,肝血亏损,血不养筋,则易使骨骼脆弱,肢体无力,筋失荣养,最终演变成了疼痛难耐的颈椎病。

  此外,马教授还指出,外伤及慢性劳损也是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外因,如久行久立、长期姿势不正确、肢体某些部位的筋骨受到持久或反复多次的牵拉、摩擦等,均会使颈椎受到持续性外力的“牵连”而遭遇伤损;特别是长期低头伏案的人,颈部筋膜和肌肉受损严重,外在动力平衡失调,继发内在动力失衡,由此加速了颈椎退变的进程,带来了颈、肩、臂等部位的一系列疼痛反应。

  为什么秋冬季是颈椎病的高发季

  日常生活中,颈椎病病人十分常见,尤其是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更易患病,这无疑是“风寒湿邪”在幕后推波助澜的结果。马艳春认为,寒为冬季主气,此季节人体最易遭到寒邪的袭扰。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则经脉气血失于温煦,继而使气血凝结阻滞,筋脉屈伸不利。通俗解释,秋冬季温度骤降,我们的颈部暴露在外,极易受寒气刺激,促使颈部肌肉保护性收缩,无形中增加了颈部张力,让神经和血管承受了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循环不畅,加重了颈肩部的疼痛和不适感。而且对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伴随寒冷的刺激,更易使颈椎病“雪上加霜”。

  同时,入冬之后,人们往往减少了运动量,颈部缺乏活动,罹患颈椎病的概率也随之“水涨船高”。马艳春教授告诫,秋末冬初,大家更要注重加强颈部的锻炼和保暖,以防患未然。颈椎病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颈椎生理结构改变之初,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多数人仅有颈部周围肌肉疲乏和酸胀的感觉,因此容易被忽视。而一旦确诊,治疗起来往往很棘手,康复周期也较长。

  日常生活保护颈椎要“暖”字当头

  马教授提示,身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颈椎病要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对于颈椎病人来说,在常规的治疗以外,还可以配合一些推拿按摩的辅助方法,有益于改善病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在颈椎局部有明显肌肉疼痛和僵硬的位置,采用点按、滚动、摩擦、提拿等简易操作手法,可松弛肌肉,减轻局部循环障碍,缓解疼痛。经常按压秉风、风池、天牖这几个穴位,会收获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