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市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社区治理的基础平台。徐汇区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制度,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党组织领导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乐山

  徐汇有座“大山”,就是乐山:人均住宅面积不足4平方米,残障人士数量占20%,困难户人数则高达40%以上。

  这座“山”位于繁华的徐家汇商圈核心地段,多年以来,“老破小”“脏乱差”这些标签,似乎已成为每一个“乐山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2018年,徐家汇街道打响社区综合治理攻坚战;2019年,全面加快实施;2020年以来,持续深入推进。

  三年时间,乐山小区依托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服务群众需求为目标,找准社区治理堵点,根治基层顽瘴痼疾,成功打造了“有品质、有温度、有归属”的基层社会治理乐山模式。

  先破后立,从拆除违建,到加装电梯,乐山小区坚持基层自治、共治、法治“三治融合”,用自治夯实社区治理民主协商的基石,用共治推动社区治理全覆盖,用法治赋能社区精细化治理,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后花园”的华丽转身。

  拆

  拆违建大学问,居民带头做榜样

  厚植社区“法治土壤”

  “做好小区治理工作,就是要学会找准时机,利用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乐山八九村居委书记朱丽琴指着小区二楼的一户居民窗户说道。

  放眼望去,这家居民的窗户和其他住宅并无两样,但其实就在几个月前,这户人家防盗窗外违建的丝瓜架、葡萄藤还横在半空,甚至高空架线都缠绕在其违建之中,隐患重重。是什么使这名原本“霸道”的业主同意拆除自家的违建呢?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他和一楼住户发生纠纷,他竟在一楼住户的大门上涂抹大便以泄其愤恨。一楼住户勃然大怒,声称要把二楼住户捉到警察局“关上两天”。

  “我们认为,时机来了。”朱书记说道,一楼住户平时最恨的就是二楼的违章搭建,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作为交换条件,以“谅解”换“拆违”,必能成就一桩美谈。

  借着这次邻里琐事的“东风”,朱书记一行人和物业一起来到一楼住户家,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同时,也不忘时时“鞭策”二楼住户,提醒他事态的严重性,有意“煞煞”他的威风。

  终于,两住户达成谅解,多年的违建问题也解决了。

  这是乐山拆除违建的一个典型案例。2018年,街道开始着手对乐山社区进行更新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大量的违章建筑。

  乐山街坊的房屋多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很多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平方米,先天“缺陷”迫使居民们另辟蹊径,搭建违章建筑。

  

  2018年,徐家汇街道集结202名机关和居民区党员干部,深入到乐山片区6千多户家庭,听取需求建议1670条,涵盖了环境整治、停车难、充电难、下楼难到垃圾管理、公共服务空间等。

  

  在治理更新过程中,工作人员一方面敢于动真碰硬,让群众感受到执法的公平和公正。另一方面,发现、把握并且利用时机,多措并举、精准治理。这不仅考验着居委干部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求他们对居民区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

  朱丽琴说,“有些问题要‘对症下药’,直击痛处,而有些问题要‘曲径通幽’,旁敲侧击,从而缓解矛盾。对于不同住户还要因‘户’制宜,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

  在一张张登记表上,清楚记载了违建住户的地址、业主姓名、搭建部分和面积、搭建形态和用途以及住户的具体情况,包括人员组成结构,甚至细致到住户是否独居、是否有特殊情况、是否属于帮困家庭、低保户等等。先摸清每一户人家的“底细”,避免“一刀切一锅煮”。

  在调查居民需求的同时,也梳理了两张清单:党员清单,发挥党员作用;居民骨干清单,挖掘社区达人、能人,培育社区自治骨干。

  居民柴秀英三代同堂,是楼组长和小区志愿者,但为了改善居住空间,不仅在天井搭顶棚改造成房间用,又在天井外搭了大型防盗窗放东西。经过居委劝说后,柴秀英意识到,如果自己这块骨头很难啃,怎么再做别人工作呢?

  所以她带头在自家这一排楼最先拆了防盗窗,把用不到的东西都请进垃圾桶,邻里一起约定楼道不堆物。楼内干净,楼外有景。

  不仅是志愿者,家里有违建的党员也要带头拆这个“硬指标”。居委书记主任开会讲、上门讲、路上碰到也讲,动员和宣传见了成效,骨干居民们的带头示范也如“风向标”,一个个历史违建应声而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