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杨月涵)北京老城地名承载了千百年来北京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具有空间指位作用,而且与街巷共同展现了老城的空间格局和历史肌理。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规自委获悉,8月23日起,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在市规自委、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

据了解,被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的583处传统地名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

保护名录的筛选需要一套科学的地名价值评价体系。编制团队经过长期摸索,以科学、系统、整体为原则,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反复论证,选取地名产生和使用年代、历史文化意义、地名现状与影响力三大因素,并细化为11个评价因子,通过不同评价因子的分数和权重,实现了地名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量化评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800余处传统地名作为名录草稿。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

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北京市规自委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北京地名网”对纳入名录的传统地名进行宣传,讲好地名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2022年,编制团队将继续开展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编制工作,并适时对社会公布。逐步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增补新的地名文化遗产,实现地名动态评估和名录有序调整。

事实上,在传统地名保护方面,北京市已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早在2011年,以宣南地区为试点,北京市就开始进行地名保护名录的编制研究。此后这一工作又扩展到西城区多个街道,并就城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北京旧城改造中的地名保护、地名管理工作中的历史地名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经过十年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径。

在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次地名普查成果,编制团队对北京老城内传统地名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形成了完整的老城传统地名台账。据介绍,北京有专门记载街巷胡同的历史文献,包括明代嘉靖年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清代光绪年间《京师坊巷志稿》和民国年间《燕都丛考》等。

而为提高保护名录的权威性、准确性,编制团队参考大量明清史料、地图等资料,对老城地名使用时间、得名由来、历史沿革演变进行了精心考证。

目前确认元代胡同名2处(砖塔胡同、史家胡同);明代地名629处(可确定位置);清代仅通过对《乾隆京城全图》的梳理,就得到乾隆年间街巷胡同地名数量1322处;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地名204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