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于当下的时空,人们对于变化的感知似乎并不是很灵敏。如果站在多年后回望,你会更直观地发现,疫情后的直播电商,就像张信哲歌里唱得那样,“过了火”。

早在5年前,直播电商就已初具形态,近两年疫情叠加消费方式的改变,使其在这两年一路狂奔。太顺了,这是直播电商对比传统电商发展的最大变化。借助互联网的裂变,万物皆可直播带货。但没摔过跤,也就意味着背后的坑可能更大。

2021年年底,薇娅13.41亿的罚款,让直播电商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也给过热的行业泼了盆冷水。多名投资人告诉TechWeb,最近半年基本没有看过直播电商企业了。内外环境的变动,也引来很多人的疑问,薇娅事件过后,直播电商会凉凉吗?

答案应该是不会。作为一种双向融合的产物,直播电商地基很稳。2022年,合规自律将成为行业的主旋律。降温之后,主播、机构、品牌以及平台,都有了重新思考的时间。而我们比较期待的是,是否还会有新的创新,成为推动直播电商发展的新动能。

“秋”后算账 合规自律成共识

膨胀,对于直播电商行业来说是一个褒义词,但对于达人主播们来说却是一个贬义词。

从2016年的萌芽期,到2017、2018的探索加速期,再到2019年之后的爆发期,无论是从成交额,还是从用户以及企业端来看,直播电商都在加速膨胀。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0%,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为58.3%,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

同时,截至2020年3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人,增长迅速。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3.88亿人,占网民整体的39.2%。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6万家直播电商相关企业。2020年,直播电商相关企业新注册了4113家,同比增长191.1%。2021年至12月底共新注册了8364家,同比上涨了103.4%。

一位杭州的MCN机构的负责人告诉TechWeb,过去两年为了机构的统筹规划,以及主播的发展,相继注册了9家公司。并且,他们公司除了孵化主播之外,还拓展了主播培训的业务。

从各大招聘平台今年发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2021年主播招聘人数和待遇都借着行业的东风涨了起来。不仅如此,今年主播们也“转了正”。今年11月底,人社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该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了明确规定。

行业的膨胀是一件好事,但主播就不一定了。

主播行业的快速膨胀自然是因为利益的诱惑,这本没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错的是,主播们浮躁的心,以及赚快钱的欲望。尤其是新入行的主播,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会是下一个李佳琦。而这种偏执,往往让他们走了弯路。

美one高管表示,目前行业内对职业技能的标准认定尚未完善,行业准入门槛尚未设立,部分中小机构和中小主播可能出现品控不严、不规范运营的情况,部分直播间出现涉嫌虚假宣传、直播数据造假、赠品不兑现、延期发货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直播电商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日前,浙江消保委就通报了关于直播带货的那些坑,近三成主播涉违规,近四成商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其中,在快手平台的零食优选雪糕姐的小店(粉丝数量96.8W)直播间中,主播在介绍产品时作出起身拉下裤子拉链,露出肚脐眼儿的不雅行为。知名评论人赵继成对我们说,“目前整个行业还谈不上成熟稳定”。

除了带货尺度以及选品上的问题外,偷逃税,也成为主播们的关键词。薇娅、雪梨以及林姗姗等头部主播就被“秋后算账”,上千万十几亿的处罚,不仅仅是给了其他主播们警示,也让外界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吸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