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南京市卫健委发布通报,在南京禄口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有检测结果呈阳性,涉及工作人员主要是参与机场航班的保障人员。全国多地陆续发现与南京禄口机场直接相关联的感染病例,其中张家界“魅力湘西”演出、扬州的棋牌室一度成为疫情风暴眼。7月30日,刚刚经历极端暴雨天气的郑州,在二七区排查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并陆续发现新的感染者,经过流调发现,感染者大多与郑州六院有关联。后来证实,郑州疫情与南京禄口机场没有直接关联。
  

  经过对全国多地新冠确诊病例标本的基因组测序,证实引发本轮疫情的正是德尔塔变异毒株。8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此轮疫情总体形势可控。但是由于本轮疫情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加之多个不同来源的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叠加,增加了整个疫情防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在两到三个潜伏期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德尔塔变异株来势汹汹,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科学家武桂珍、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吴尊友,解读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和防控关键等核心问题。

  ·左图:2021年7月9日,武桂珍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 张岩 / 摄)。右图:2021年4月29日,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

  解密一:德尔塔的传染性有多强?

  “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再生指数或传播系数(R0),即平均每个病人能感染多少人。去年春夏季,新冠病毒的传播系数平均在2-3人。目前流行的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系数在5-8人,增加了2-3倍。”吴尊友分析道,“所以,德尔塔变异株是迄今为止传播速度最快的变异株。”

  “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最早发现于2020年9月印度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武桂珍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英国、南非、巴西和印度等多个国家都发现了变异株,世卫组织根据它们的传播力、致病力不同,将其分为“关切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和“关注变异株”(variant of interest, VOI)。与早期参考株相比,关注变异株引起或潜在引起病毒表型发生变化,并在社区传播,或在多个地区和国家传播。关切变异株表现为传播力增强或流行等特点出现有害变化,致病力增强或临床表现趋重,也可能导致公共卫生措施、社会措施及现有诊断、疫苗、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降低。武桂珍说,世卫组织于今年5月10日将德尔塔变异株纳入关切变异株。

  吴尊友说,除印度发现的德尔塔变异株,英国发现的阿尔法变异株、南非发现的贝塔变异株、巴西发现的伽马变异株均被世卫组织纳入关切变异株。目前,还有4种变异株被世卫组织标识为关注变异株,特点是“有可能发展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变异毒株,也有可能在流行过程中自然淘汰”。

  武桂珍回忆,早在去年德尔塔变异株在印度大范围传播时,业内就普遍预感这个变异株会在短时间内成为主要优势株,肆虐全球。目前,德尔塔变异株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

  ·2021年6月22日,印度古尔冈,人们在排队等待新冠疫苗接种 。去年9月,德尔塔变异株首次出现在印度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

  解密二:德尔塔是怎样传播的?

  武桂珍向记者介绍,新冠病毒是一种RNA(核糖核酸)病毒,囊膜上有刺突状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在S蛋白头部位置。病毒入侵人体细胞,需要受体结合域和人体细胞受体ACE2结合,进入细胞后,核糖核酸便开始疯狂复制。而人体细胞内产生的病毒组分一旦组装成新的完整病毒颗粒,就会离开人体细胞,入侵下一细胞。德尔塔变异株发生的变异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入侵和释放出人体细胞。

  吴尊友一针见血地说,变异株在刺突蛋白位置出现了10多个变异位点,这些变异让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体细胞,且感染后能更快地复制更多病毒。武桂珍进一步分析称,德尔塔变异株在受体结合域上有3处重要突变,这是传播加快的关键。这3处突变,能够增加病毒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同时有利于病毒入侵完成后更快地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这也是为何德尔塔变异株能够迅速成为印度,乃至全球主要流行毒株的原因。与原始毒株相比,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其原因就是病毒发生了上述一些关键位点的突变。”

  不过,“根据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表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德尔塔变异株依然有效。”武桂珍说。

  ·2021年8月8日,南京江宁区一检测点,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取样。

  解密三:新冠病毒变异快不快?

  “相比疱疹病毒、乙肝病毒等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武桂珍说,这是由于核糖核酸病毒缺乏具有修正错误的聚合酶,因此在人体细胞内复制时,出现的错误无法得到及时修正。基于此,核糖核酸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且频率较快。“事实上,病毒的基因组在其复制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发生着突变。其中大多数突变对病毒自身来说是有害的、致死性的,只有少数变异病毒能生存下来。”

  吴尊友向记者归纳了病毒变异的几种情况。“引发人类严重传染病的病毒,有些是极少发生变异的,比如天花;有些病毒出现的是有一定规律的变异,比如流感,变异可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还有些病毒,变异没有明显的规律,特别是RNA病毒,比如艾滋病病毒。新冠病毒同属RNA病毒,到目前为止,尚未总结出其变异规律。”

  但是武桂珍认为,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并不快,“只约为流感病毒的一半,艾滋病毒的1/4”。她举例称,在新冠病毒中,约3万个碱基的核糖核酸基因组每月大约只会出现两个碱基的突变。由于新冠病毒已经在全球肆虐一年半,因此一些变异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下来。

  解密四:病毒变异的趋势是什么?

  “人类完全消灭的病毒,目前也仅有天花病毒和牛瘟病毒两种。”武桂珍说,病毒其实一直在寻求和人类、和自然界的平衡,“病毒在侵袭宿主的时候,会造成宿主细胞损伤,这就是病毒的致病性,也就是毒力。从进化角度来看,在不停的基因变异中,那些毒力强的子代病毒所感染的宿主会很快死亡,导致传播链条中断而被淘汰。而毒力弱的子代病毒所感染的宿主存活时间更长,会有更大的传播几率。所以,一个相对‘完美’的病毒,具有高传播、低致命性的特点。”所以,病毒也在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一般认为,病毒变异有着‘毒力变弱,传播性增强’的趋势,病毒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杀死宿主,而是‘活’下去和扩大自身‘领地’,这只有通过更多宿主传播才能实现。”

  武桂珍说,目前新冠病毒的变异,也可能存在上述趋势。“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德尔塔变异株病毒载量比原始毒株高1260倍,且病人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更长。但即便如此,德尔塔变异株主要引发的是轻症、无症状感染和普通型,重症患者较少,致死率更低。”同时,被德尔塔变异株感染的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有的仅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更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症状。“但是德尔塔变异株的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没有发生颠覆性改变,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疫苗对于德尔塔变异株依然有效。它的传播能力很强,但致病力却远不如埃博拉、非典等。”武桂珍再次强调说。

  吴尊友表示,减少和控制病毒变异,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新冠疫情在全球的传播流行。“只要疫情控制住了,病毒就没有机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就没有机会再出现新的变异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