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教育惩戒引发的社会事件频频引起各界争议。一方面,有的学生因为被过度惩戒而产生心理阴影;另一方面,也有老师由于惩戒学生,受到过度处分。

为此,教育部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推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致力于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其中第十二条表示,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体罚、辱骂、等侵害学生权利的行为出现,而其中一则关于“刻意孤立”的禁止性行为造成了一些疑惑。

有网友在教育部官方网站询问,对“刻意孤立”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着很大差别,应如何界定“刻意孤立”的内涵?

教育部对此的答复如下: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二条规定的“刻意孤立”,首先主观上是故意而且针对特定学生,具有相对性、持续性,非因疏忽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需求。

行为表现上,可以是对学生正常需求故意不予回应、指使其他学生孤立特定学生或者物理上隔离(比如单独坐在最后一排)等。

后果上,则会导致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正常的同伴关系,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教育部表示,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学生#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