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近日,一则“家长退群”的消息上了热搜,并引发公众热议。

事件中的家长发布视频,认为本该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的老师,把部分责任推给了家长,并引起许多家长的共鸣。

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批改作业或协同完成作业究竟对不对?校方和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12月1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教育部门将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要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强化实践性的作业

俞伟跃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老师开展教学评价和精准分析学情的重要手段。

“教育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作业管理的问题,像‘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辽宁、山西、长沙等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一些意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针对如何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俞伟跃表示,首先要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机制。

其次,要提升作业的质量。俞伟跃强调,主要是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的形式,强化实践性的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的作业。

“此外,要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俞伟跃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家长改作业的现象过去也存在,但现在微信使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更便捷了,也使问题更加突出。

储朝晖表示,这个问题反映在升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更高的分数、更大的作业量,随之而来的是,作业批改量可能会超出教师的批阅能力。为此一部分家长一开始自愿参与,希望有助于自己孩子考高分,后来就发展到有部分老师把这当成一个习惯方式,使家长参与的范围逐步扩大,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职责边界要划清楚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到,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明确被学校或者老师要求批改作业,但家长群的存在,有时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

北京市某小学家长李辉(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班主任确实会要求学生家长加入到微信群里,群里每天会发一些通知,包括作业的内容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有了这些平台,确实方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但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孩子成绩,但边界不太好把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必须要明确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脱离课程教学活动回到家庭教育范畴的事情。

与此同时,必须要明确作业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巩固学习活动,二是诊断,这都属于专业性教育活动的范畴。

此外,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方面的职责边界要划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应该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支持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职责,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的职责,批改作业的职责,是学校的事情,必须把这些职责边界划清楚。”张志勇说。

俞伟跃表示,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