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绵延,树木丛生。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坐落在大桂山之中。作为贺州6个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之一,过去这里出行难、发展难、吃水难、用电难……2015年底,槽碓村的贫困发生率仍高达57.47%。

槽碓村第一书记陀东告诉记者,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各级政府部门聚合力量帮扶。现在,村里的水、电、路等困难一一得到解决。2019年底,槽碓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贺州市委书记林冠说,贺州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十三五”以来,贺州市所辖的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2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

“以前,要出去赶集,早上5点就要出门了,就算走得快,回到家也得晚上9点了。”槽碓村的村民盘木转说,现在,一条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修通,去镇上骑摩托车30多分钟就能到了。

路通,脱贫之路才能通。目前,贺州市707个建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贫困地区的出行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以前住在茅草屋里,四面透风,一到冬天就冷得受不了。”如今坐在明亮的客厅里,提起以前的生活,盘春贵仍记忆犹新。他从贺州市6个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之一的金竹村搬出来已有两年多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他们一家四口认购了平桂区老乡家园的一套新房子。

据了解,贺州市25个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已全部完善到位,小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部完成,建成公共活动场所17个,地下停车场10个,配套车位6300多个。同时,贺州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创业就业专项规划:对毗邻农村的安置点,引导和扶持中心村和乡镇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参与当地产业发展;对城区、园区的安置点,则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满足群众就业需求。

“我去年种了3亩茭白,获得两万多元的收入,今年种植5亩,预计收入至少能翻一番。”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村民冯转妹说。

沙田镇新民村是平桂区6个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起,该村凭借高寒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水资源成功种植茭白100多亩,种植第一年就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平桂区出台扶持政策,贫困户每种植1亩茭白获得扶持补助资金500元。截至去年底,全村已发展茭白产业900亩,每亩茭白效益在5000元以上。”广西地矿局驻新民村第一书记韦连军说。

产业扶贫,因地制宜是关键。钟山县公安镇荷塘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驻村第一书记陈信锡说,去年村里仅靠百里水墨画廊景区停车场项目分红,就增加收入8万多元。如今,荷塘村又盘活了1.8公顷集体建设用地,建设集艺术创作、休闲美食、民宿为一体的荷塘月景艺术创作长廊项目。

截至2020年底,贺州全市县级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到了96.28%,全市281个贫困村均实现有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基地)覆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林冠介绍,下一步,贺州市将围绕特色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态林产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业五大重点产业,着力培育茶业、果蔬、生鲜三个“百亿元”产业,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全力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