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不忘监管,才能净化税收环境
帮扶不忘监管,才能净化税收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饶立新29日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查处“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企业36万户,挽回税款损失875亿元,挽回出口退税损失292亿元;配合公安机关对2万余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另有4863名犯罪嫌疑人在专项行动的震慑下主动投案自首。 通过“假企业”虚开发票、“假出口”骗取退税、“假申报”骗取税费优惠,是典型的税收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决不手软。情节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净化征税环境,从而将该收的税坚决收上来,将不该出现的漏洞坚决堵上。 事实也是,面对金融危机、贸易保护、单边主义、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措施,特别对小微企业,更是采取了直接免税和资金帮扶的手段,以确保小微企业顺利渡过难关,为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实践也证明,正是在政策的强力作用下,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顶住了压力、战胜了困难,都坚强地活了下来,从而为“稳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而面对政策的支持和帮扶,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捣乱,趁机浑水摸鱼,试图利用政策获取非法利益,通过设立“假企业”、制造“假出口”、实现“假申报”等,骗取出口退税、制造虚假税收、套取政策利益,导致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使国家税收出现严重流失,市场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会直接影响税收法规的执行,影响税收市场环境的改善,尤其会带来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 国家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扶持手段,要求税务部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提高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决不是对税收违法行为也放手不管,而是该扶的扶到位,该帮的帮到底,该管的管到家,形成帮扶与监管共同作用的良好局面。 殊不知,对违法行为的容忍,就是对市场公平环境的损坏,让劣币驱赶良币,会让遵纪守法的企业很受伤,会促成遵纪守法的企业也采用不正当手段和实施不规范行为。显然,这是市场经济下最不应当出现的现象,也是公平竞争环境所不允许出现的现象。对违法行为就是要做到“零容忍”,要“露头就打”,只有严惩违法行为,才能保护好守法企业。 税务部门通过严打、严管、严查,不仅挽回税款损失875亿元、挽回出口退税损失292亿元,更让税收环境得到了净化,让不法分子受到了严惩。尤其在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竞争压力加大、市场需求需要挖掘的情况下,打击税收违法行为产生的积极效应、正向效应更大,对遵纪守法企业信心也是一种提振和激励,从而真正形成良币驱赶劣币的良好市场氛围,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居民创业,推动经济稳定和就业稳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