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疫苗民族主义、中美“辞旧迎新”……王毅谈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合作共赢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3月7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在外界关注的中美关系上,王毅也透露了关键的走向: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辞旧迎新”与合作共赢 “作为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中美之间有分歧有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在王毅看来,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在利益交融中出现竞争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良性竞争,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而不是相互攻击、零和博弈。更重要的是,无论从两国还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合作,都应当成为中美双方追求的主要目标。 “中美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单就放在我们面前,包括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等,我们愿本着开放态度与美方探讨和深化合作。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尽快解除迄今对中美合作设置的各种不合理限制,更不要再人为制造出新的障碍。”王毅称。 中国农历除夕当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拜登总统通了电话。彼时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的通话将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双方同意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密切联系。对此,王毅也表示,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全面落实这次重要通话的成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而在中欧关系上,过去一年成果颇丰。2020年是中欧双方建交45周年,双方不仅签署而且生效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同时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王毅强调,中欧关系的历程充分证明,中欧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的主基调;中欧两大文明可以对话交流,我们不是制度性对手;中欧独立自主开展合作,就能办成很多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期间,有外籍记者问及“中方是否对美欧关系走近感到担心、中方是否想要分离美欧的关系”,对此王毅回应说,中方认为,中欧代表着多极世界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双方关系是平等、开放的,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所以不存在中方希望分化美国同欧洲关系的问题。同时中方乐见欧盟不断增强战略自主,秉持多边主义理念,致力于大国协调合作。 同时,王毅也在回应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履行承诺的问题时指出,中方会履行在这个协定当中所作出的各项承诺,包括推进签署国际劳工公约的有关条款的努力,我们也相信欧洲方面会履行好欧盟在这个协定当中所作出的各项承诺。 入世20年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 积极维护双边关系的背后,是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而中国也在此基础上,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正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而这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对此,王毅回应称,20年过去了,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总结,我认为起码有四个重要启示:第一,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第二,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数据显示,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关税总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5%以下,远低于入世承诺的10%,更低于其它主要新兴经济体。货物进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超过100万家。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入世,实现了与世界的共赢。第三,必须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第四,必须坚持世贸组织的核心作用。 在发布会上,王毅还提到,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面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难题挑战,解决之道在于各国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王毅称,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当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平等协商、不搞唯我独尊。多边主义是旗帜,而不是幌子;是信念,而不是说辞。“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希望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努力,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未来的道路。 而2021年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王毅称,中国始终主持公道正义,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我们这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国际形势不断深刻演变,国际社会希望联合国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 对于联合国改革的问题,王毅提到,中方认为,不管形势怎么变,改革怎么改,有几点必须坚持:首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次,坚持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最后,要坚持联合国平等协商的基本规则。 反对疫苗民族主义 不接受“免疫鸿沟”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态度一向鲜明。“多边主义是旗帜,而不是幌子;是信念,而不是说辞。”在发布会上,王毅如此说道。而在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同时,关于疫苗,外界也产生了中国搞“疫苗外交”的质疑,对此,王毅回应称,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应当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率先承诺疫苗研发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特别是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和可负担性。 “选择哪一种疫苗由各国自主决定,无论中国、外国,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我们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所有具有能力的国家尽力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让各国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王毅如此说道。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0多个国家开发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中国17个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60多个国家授权使用中国疫苗,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得到各国广泛认可。下一步,中方愿意同各国探讨疫苗接种的互认问题。 此外,王毅也提到,中国已加入世卫组织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且明确要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急需。中国正在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向联合国维和人员捐赠疫苗。中国也愿意同国际奥委会合作,向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提供疫苗,希望中国疫苗为全球抗疫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