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白条秒回二维码几个点?请求参考几个正规店铺
过度维修、弄虚作假、恶意损坏……说起修车时遭遇的“套路”,不少消费者都忍不住吐槽。截至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8亿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与汽车维修保养相关的纠纷快速上升。事实上,从消费者修车的那些“糟心事”不难发现,由于消费者在技术、法律知识等方面往往处在弱势地位,这种“信息不对称”正是造成消费者维权困难的根源。 提现服务联系图片中客服QQ 咨询电话18052232749
修车的“坑”有多深? 记者 李志勇 浦超 综合报道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要到了,很多人会在春节之前对自己的爱车进行维修和保养。但是,汽车维修和保养作为比较专业的领域,很多车主很难对其有细致了解,加上当前汽车后市场构成复杂、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监管不力等,很多车主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汽车维修和保养中的“坑”。业内人士和广大车主建议,车主在维修车辆时应擦亮眼睛,相关政策法规也应及时完善。 大坑一:过度维修 过度维修是目前汽车维修保养领域比较常见的问题。所谓过度维修,顾名思义,就是明明只是一个小问题,进行小小的修理即可,但个别汽修厂商为了多赚钱,往往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报出一系列本不需要维修的项目,提高收费金额。 对于车辆维修的专业问题,很多车主很少能够插得上手,基本就是将车开到维修地点后全权交给维修方。直到拿到长长的账单,看到远超出自己预期的费用时,车主才会发出“怎么会这么贵”的感慨。但是,在维修人员充满了专业术语的解释下,特别是在强调了不修理会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很多车主虽然有所质疑但也只能选择接受。 例如,在一些车辆的修理中,汽修厂商只更换零件而不修理,甚至本来只是其它的一个部件损坏了,但是修理时却更换了连同其它部件在一起的总成。针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指出,有一部分维修内容是由于车辆厂家对维修有明确规定,为了保障车辆安全,要求对受损部件或总成进行更换。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维修内容属于过度维修,一方面汽修厂商认为零部件拆卸、修理太麻烦,另一方面零部件或总成更换的利润高于修理,干脆一换了事。《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类似的问题在一些豪华车品牌的维修中比较突出。 此外,在一些比较容易产生损耗的零部件,例如刹车片、电瓶、轮胎的维保,以及油路清洗、变速箱油更换等工序中,容易发生过度保养情况,即在零部件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车主可能会被劝说更换零部件。 有网友举例说,一些汽修厂商抓住车主重视车辆安全这一心理“恐吓”车主。比如,诸如刹车片这种价格不是特别昂贵的配件,汽修厂商会“怂恿”车主直接购买新的,而那些被拆下来的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刹车片便被偷偷转卖了。 网友还吐槽说,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拔掉车上的一个保险丝使发动机出现故障码,然后送到汽修厂商处修理,结果车主被“告知”这个坏了那个也坏了,需要换成新零件,报价几千元。 而从起初的清理积碳,到现在的干冰清洗积碳、涡轮增压清洗、压缩机换油等项目,以及进一步衍生出的机油油道清洗剂、三元催化清洗剂、机舱塑料养护剂、气缸弹道修复剂等,对于非专业的广大车主来说,类似这些维保项目的必要性越来越难分辨。 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后市场“小病大修”“过度养护”等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普通车主很难对维修保养的各类项目做出准确判断和分辨,因此将小毛病当作大毛病进行修理,以借机抬高报价便成为一些汽修厂商的惯用伎俩。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