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清华毕业生选择体制内,不值得惊讶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了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作为国内顶尖大学,其毕业生去向如何,自然会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也会被认为是某种风向标。报告显示,2021年,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计7441人。由于本科生、研究生中继续深造的比重较大,因此,清华大学 2021 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人数只有3669 人。而从签三方就业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 15.8%、30.3%、23.8%,合计占比为 69.9%。

也就是说,体制内的占比高达7成,特别是事业单位、高达3成。于是,很多人认为,清华毕业生还是喜欢“铁饭碗”,而不想接受挑战,不想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

说这话一点没有道理,肯定说不通。作为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都挤到体制内,确实有点让人感到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拼搏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讲,北大毕业卖猪肉的毕业生,可能比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更值得钦佩和赞叹。

不过,仔细想想,这样的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是有点想当然、没有设身处地站在毕业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一方面,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也是毕业生,也需要就业,也需要选择他们认为比较稳定、比较容易发挥才能、比较有前途的工作。选择到体制内,或许是起步阶段最好的平台,也是最稳妥的平台。特别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再看工作以后的能力和表现,最终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非不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体制内现在也不是真正的“铁饭碗”,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可以靠“混”就能过日子的。现在的体制内,没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不会有发展的。清华的牌子,只能在起步时用一用,到了工作岗位,还是要看能力、看实力、看水平、看他人的认可度。如教育系统,就要有成果做支撑,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再如党政机关,没有协调能力、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领导能力,也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国有企业现在与民营企业一样,需要凭本事吃饭,否则,没有人会买账。这也意味着,体制内早已不是想象中的容易,而是一样需要面对竞争、需要接受挑战、需要依靠实力。

而近年来清华毕业生去体制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内抛出的橄榄枝比较多,吸引人才的力度比较大。如深圳市,中小学老师都实行高薪聘请,都要博士生,且清北毕业的更容易被录用。其他地方也是加大招聘力度,给出相当优惠的条件,一定程度上,也触发了高校毕业生、尤其是一流大学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热情。相信再过两年,这样的热情会慢慢变冷的,包括清华在内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会下降,且下降得比较明显。

同时要看到的一个方面,就是清华等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把“体制内”当作跳板的也是大有人在。他们的真正目标并不是体制内,而把“体制内”当跳板,积累一些经验与人脉,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创业和进入其他领域。譬如到国有企业的,除了航空航天企业,一直留在企业的概率比较大之外,其他一些国企,一般很难留得住人。有了经验后,一定都会展翅高飞。而学校等事业单位,也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最终栖息地,也一定会寻找机会到更能发挥才能的地方。再如很多事业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就都存在着人才来得快、走得也快的问题。进入党政机关的,只要进步不快,很多也会选择离开。

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特别是城市之间的通道基本打开,大学毕业生不可能会在一座城市、一个单位干一辈子。跳槽,已经成为年轻人最习以为常的事。清华毕业生7成选择到体制内,不能代表某种风向。即便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公务员招聘,也不是铁板一块,“围城”的想法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中产生。特别在行政机关对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行为规范越来越严的情况下,已经让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产生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想法。尤其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已经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具体事务上,而是更希望通过挑战,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所以,不会“一棵树上吊死”,而是会灵活机动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那种把清华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就当作他们对体制外畏惧的想法,有点幼稚,也有点可笑,这只能说明,他们对年轻人太不了解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