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云,世界变革,不只席间谈资,更以无形力量左右个体调整。
世界变革京东白条能全额取现?附白条提额方法!

  你会如何解释2021年,对2022年又有什么期待?

  直新闻跨年特稿,邀请传媒人、学者、专家、读者、海外旅居者等,分享他们眼中的2021,展望迎面而来的2022。他们以真诚文字,思考世界与人心,窥探未来和趋势。

  2022,愿世界更好,愿你更好。

  下文是直新闻跨年特稿【你好,2022】第三篇。

  以英语发音来说,2022年可能意味着再来一个2020年(因为2022发音是“2020 too”)。

  这是个冷笑话,但在这个圣诞假期心境起起伏伏,是确定的。终于自己在12月26日的凌晨失眠了。在失眠前的几个晚上,有过各种怪梦,我意识到,那几场梦透露着圣诞假期里的不安,是与往常年底一样,同属于“新年恐惧症”(自拟名词),没有完成任务的愧疚感导致了迟疑、犹豫和恐惧,而每次新年第一个月的振奋,年复一年,渐渐露出它的真相,我在中年之后告诉自己:这种重复是一种可怕的时间陷阱,新年并非是新机会到来,而是又一年的失去。

  其实,我的2021年还过得蛮不错。在职业上,感觉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比较严格地执行了“535”的生活日程:清晨五点钟开始干活,下午三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这个作息的建立,经历了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决绝地在三点钟时候把电脑关掉,这远比在五点钟起床要难得多。

  感谢抗疫和大学工作带来的弹性,使得自己有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我希望这样的生活可以永远下去。我开始更加享受家庭生活,是的,家庭如此鲜明地在我的生活中凸显出来,成为每天会看到、需要观察、常常去思考的一个身外之物。

  这一年,我越来越热衷于陪着孩子打球参加比赛,特别是这个夏天教会女儿打壁球,从此入秋之后,每周二和周日看她训练,就是自己最大的期待。很多年前,我曾经和朋友说,科学发现有很多,不缺我一个,所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吧。这种家庭和职业的平衡,是我2021年最大的收获。

  个人生活之外,我注意到2021年,去世的人很多,很多与新冠无关。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那些去世的人往往是在60岁以上,对于40岁的人来说,这些逝者往往是自己童年记忆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离去,似乎暗示着自己的时代到来,然而茫然四顾,发现并没有自己的舞台,或者,有,却属于别人的。

  第二,新冠就在我们身边,尤其是在英国。但是我们已经快忘掉它了,并以此来“治好”它了。这种遗忘在英国感受尤甚,过去一年,半是科研半是思考消遣,我持续地关注新冠疫情,特别是比较“共存”与“清零”两种策略,这比较愈发让自己担忧,这两种策略很可能不是殊途同归,而是要成为“新冠WTO”加盟之战,选择一种策略,就会成为无法进入另一种策略的壁垒。

  

  因为新冠,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国。不过2019年秋天,父亲来英国看我们,因为新冠疫情,阴错阳差地在英国滞留了一年多。与父亲海外相处的日子,让自己意识到与他在很多行为和想法上的不同,出于职业习惯又会多加分析一些,然而又不愿意去“研究”(写和发文章的那种研究),很多东西一研究就失去了灵气和鲜活的生活力。不过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些我与父母的差异来自于“老龄化”,而这种差异,将自己与自己孩子对比,也能够看到,也许有一天他们也会写下自己的观察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