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年查办反不正当竞争类案件598件 罚没超5000万
中新经纬12月23日电 据“北京市场监管资讯”微信号23日消息,2021年12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联合召开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在防止出台“不公平竞争”政策方面,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曾发文要求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就是要从源头上规范政府相关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本市已经实现市区两级政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况旭表示,目前,北京市已集中完成了存量文件清理,增量文件审查全面纳入办文流程。据统计,2021年前十个月,北京全市审查增量文件3665件,经审查作出修改文件38件,废止8件。 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今年以来,针对互联网平台、数字经济、医药购销、美容健身、教育培训等重点行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北京市已办理反不正当竞争类案件598件,罚没款5100余万元。 况旭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出台。 针对政府采购同城同质同价方面,北京市财政局一级巡视员于保江介绍,2022年,北京市将陆续推出政府采购改革举措。 例如,北京市将探索区域协同和联合采购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采购规模优势和议价效能,实现“采购结果共享,同城同质同价”。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进与津冀两地的协同共享,逐步推进京津冀政府采购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同时,全面实现公开招标方式的全流程电子化。推进数字证书兼容互认,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应用范围和场景,逐步实现“一证通办”。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未能按照合同履约等行为将纳入供应商信用纪录。完善政府失信补偿机制,落实采购合同补偿性条款要求,对于因政府原因造成的供应商损失,应明确补偿机制。 在清理招标不合理门槛方面,截至11月底,12661个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依托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了电子化交易,涉及交易金额共10782.56亿元;网上签订合同时间由原有的28天压缩至10天内;工程支付时间相比电子化前减少23天。而接下来,招标投标领域又将有一大波优化营商环境利好举措出炉。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法规处处长李冠新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全面取消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审核;清理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设置的注册资本金、设立分支机构、特定行政区域、行业奖项等不合理招标要求。(中新经纬APP)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