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农历秋分时节,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正式开幕。作为一个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全国性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如今,“丰收节”不仅成为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更是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窗口。

据了解,跟往届不同,今年的“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主要聚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并首次在多地同时举办。而作为电商企业的代表之一,拼多多也参与了此次丰收节的主会场活动。

在嘉兴南湖的主会场上,来自陕北、遵义、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以及新疆、大凉山等脱贫地区的拼多多新农人,分别带来了家乡的优质农特产品,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庆丰收的喜悦。

当天晚上,拼多多还联动央视综合频道的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以及与央视财经新媒体共同推出了“丰收节专场”直播带货活动,全面开启“为咱老区拼一单”公益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现场联动外,早在半个月前,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2021金秋消费季”之际,拼多多就上线了一系列电商助农活动。

上线“多多丰收馆”,革命老区农产品单量突破100万

作为本次农民丰收节的主要参与平台,早在9月7日,拼多多就上线了“多多丰收馆”和“革命老区优质农产品集市”。与此同时,平台“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补贴资源也向“丰收馆”全面倾斜,单日投入亿级的流量曝光,并对丰收节打标农副产品、农资农具实行不限额补贴,单笔最高补贴力度超过40%。

据了解,今年共有28万涉农商家参与平台此次“丰收节”的系列活动,相比2020年,商家规模扩大了近一倍,全面覆盖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全国各大农产区。

“在官方资源的加持下,丰收馆的农产品订单量持续上涨,单日增幅均超过50%。”据“多多丰收馆”的负责人介绍,尤其是革命老区的优质农产品累计售出100多万单,陕北小米、洛川苹果、百色芒果、大别山土鸡蛋、沂蒙山高粱饴等单品销量均突破10万+。

除此之外,在 “金秋消费季”期间,拼多多在继续加大电商助农的基础上,还开展了长三角大闸蟹的分级标准制定、“地标农品中国行活动”以及“多多农研大赛”三项活动,对农业标准化道路进行了近一步的探索。

定标准,让消费者吃得“心中有数”

河蟹是中国特有的养殖水产物种,养殖面积约1200万亩,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市。传统上,河蟹的消费市场主要在长三角地区,但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河蟹消费潮正加快向其它地区扩散。

然而,随着蟹市的线上线下产业高速发展,竞争愈发激烈,大闸蟹行业也出现了以次充好、蟹绳注水、虚假宣传等乱象。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葛家春表示,河蟹行业目前存在三个显著痛点:一是河蟹商品销售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网上销售有标大发小现象,损害消费者利益,易引发纠纷;二是河蟹商品内在品质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销售上不能按级定价,易发生恶性竞争,部分销售商发售低劣商品,不利于网上消费的良性发展;三是部分优质产品由于没有相应等级标准,无法在网上做到优质优价,网络销售量小,不能充分发挥网络销售优势。

在此背景下,9月13日,借着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的契机,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正式发布了长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级标准”。在市场现有的通用规则基础上,对大闸蟹的检测方法、质量评定方法、包装运输和贮藏等方面确定了新型的商品标准。

“这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评判的明确依据。”葛家春表示,希望可以借此引导养殖企业更加注重大闸蟹的品质,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也让消费者吃得“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