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京东白条额度套出来感觉生活受到的影响不大
7月28日晚8时44分,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从7月27日晚9时至28日下午6时,成都新增报告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网络。 信息披露以后,除了关注之外,网民们表达出了高度的理性,全力支持城市防疫的呼声此起彼伏。网络的态度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反馈。在发布会之前的30个小时里,这个城市已经全面动员了起来。溯源、核酸检测、流调、锁定重点人群,管控重点区域……30个小时内如疾风般推出的一系列防控动作早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即使再不关注时事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保卫战早已经拉开。 这是每分每秒都很宝贵的30个小时……
清水河社区 图片来源:青羊融媒
关键词:高效 两小时完成流调,为有效切断传染源创造条件 这特别的30个小时,成都人杜训波参与了开始键启动的那一瞬间。 27日下午4时50分,杜训波接到了流调指令——四川省人民医院报告有患者核酸检测呈阳性。“与日常的境外输入不同,这次是本土。” “紧张感瞬间而来,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警惕和敏感,但我心里还是很有底气的。”杜训波是成都市疾控中心的一名流调员。他说,为了这一刻,他和他的同事已经不知演练了多少次,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底气来自高效有序的机制以及从去年至今积累下的抗疫经验”。 省医院报告几分钟后,呼啸的救护车从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驶出,传染病防治科和消杀科5名成员,率先奔赴疫情一线。其中,传染病防治科的杜训波,已经是疫情防控流调战线的老手。 流调,就是要摸清病例的感染源、接触他人情况、活动轨迹等众多关键环节,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蛛丝马迹,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将为判定密切接触者以及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晚一秒,潜在的传染就增加一份风险。”杜训波说。 不到一刻钟,抵达医院。 初步了解,核酸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为一家三口。但就诊环境特殊,医院儿科急诊区域,还有130余名患者和家属,与阳性病例同处过一个空间。 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来了。根据新冠病例确诊要求,患者需要排查CT结果。市疾控工作人员抵达时,患者正在做CT,需要40分才能完成。 不能等!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杜训波选择先通过电话进行流调工作。但两三分钟,杜训波就果断地摁下了暂停键。原来,经验丰富的杜训波很快就调查到了重要信息。患者一家有到湖南张家界旅行的经历,而同行的还有好友一家——危险的密切接触者! 杜训波立即把这一情况外传上报,密切接触者所在的高新区疾控等接到通报,预案启动。“为了及时高效的采取防控措施,流调和外部措施必须同步进行。” 最先“暴露”的青羊区一家三口,于7月25日,在湖南旅游数日后返回成都。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7月26日,因7岁的孩子发热,奶奶和爸爸带孩子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随后,爸爸驾车上班。同时,孩子妈妈因看到大连一确诊病例同样有湖南旅行经历,时间重合,主动预约核酸检查。一家三口,核酸结果均为阳性。 三名阳性,三个人的流调都要做。杜训波介绍,在进行流调工作时,他和他的同事分成了三组,逐一对阳性患者过去14日以及回蓉后的行动轨迹进行详尽的调查。 随着流调的进展,三人居住的小区、工作及停留的场所、通行的轨迹等一一被掌握。而这些信息也第一时间反馈给了后方。紧接着一系列封控防疫措施有序展开。 杜训波介绍,仅仅2小时左右,便完成了对三名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清水河社区 图片来源:青羊融媒
关键词:精准 快速划定“三圈层”防控区,为迅速阻断传播打下基础 流调结果的精准,关乎下一步防控工作。封控区域如何划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如何判定?哪些环境需要严格消杀? 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庹晓莉解释说,根据疫情形势,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实行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周边区域、其他区域4圈层管理。封闭区为第一圈层,实行全封闭管理,人员居家,除防控和生活保障需要外,其余人员、车辆不得出入;封控区为第二圈层,人员只进不出;风险区为第三圈层,属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流调溯源。只是依靠“耳听”,流调结果并不一定准确。记忆偏差,刻意隐瞒,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导致疫情防控战线“溃坝”的“蚁穴”。如何做到精准? “联合公安部门,利用大数据,调取天网,小区监控,通信轨迹,甚至是购物消费支付信息。”庹晓莉说,尽可能全方位、不留死角地还原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庹晓莉表示,这是新冠疫情发生后,与公安部门联防联控新机制。 在此次疫情中,大数据优势,就解决了流调中一个令人后怕的惊险问题。 原来,这名7岁的患儿就曾在家附近的公园,与一位小朋友一起玩耍了约40分钟。但对方姓名是什么?家住哪里?家长是谁?患儿家长却一无所知。 万幸,在细致的流调信息中,杜训波了解到,两个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家长拍了照片留念,恰好是这张照片,留下了有用的信息。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信息、社区配合,很快便找到了这个小朋友一家。万幸,首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庹晓莉说,在流调中还发现,确诊病例及家属多次乘坐网约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而为了在这反复细碎的情境中找到可能的接触者并不容易,为此,相关部门也及时发布了确诊者活动轨迹,提醒有轨迹重合的市民尽快报备和采取核酸检测等应对措施。 不仅仅是人。确诊病例所在的活动范围和场所,疾控部门需要逐一采样检测,并严格消杀处理,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重新启用。“繁琐,细碎。”一切都是为了斩断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 大量斩断可能风险的力量迅速被动员了起来,几乎同步开始层层推进。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是对这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的又一次重大考验,这依赖于危机来临之前的功夫而不是之后。在此之前,成都市将若干纸面应急工作方案不断演练、完善、精细,组织锻炼起市—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管理和服务体系。这是应对危机的强大基础。
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的核酸检测点 戴佳佳摄
关键词:及时 社区不眠启动核酸检测,为快速确定感染人群提供依据 随着流调结果逐渐清晰,关键信息传递出来,一张大网,顺势拉开。 27日晚上6点45分,优品道曦岸小区,也就是首先确诊的一家3口居住的小区,光华街道清水河社区的工作人员到位,民警、疾控、城管、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迅速在小区各个入口拉起警戒线,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接到应急指令时,清水河社区主任苏丽还在办公室。电话里她知道了优品道曦岸小区一家三口的情况,“按照要求,小区要临时性封闭,2个小时后小区开展核酸检测。” “急,很急迫。”苏丽联系了小区物管,交代了临时性封闭要求。社区13名人员全部到岗,其他社区也抽调了人员来援,“还有街道办和物管人员。”留给她们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苏丽对同事们很有信心,“去年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社区工作人员都参加过大规模排查。” 场地准时搭建完毕。“在业主群里发了检测通知,不过我们依然要每家每户去敲门通知。”她解释,敲开门后要核对信息,了解人员情况,再把住户拉进单元楼微信群,便于安抚以及对接居民需求。” 三伏天的晚上,苏丽和同事们穿上防护服,分成7组后按照单元逐层往上,“一趟扫楼就要三四个小时。”晚上9点半左右,小区居民开始做核酸检测。 “一晚上没有合眼,摸排搞了三次。”苏丽说道。 贝森路社区党委书记汪茂颖,也是在27日晚7时许回到的工作岗位。她和同事,第一时间联系警方、疾控、城管、学校、小区物业等一道,迅速拉起警戒线,做好进出人员、车辆的讲解和核酸检测的告知。 “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27日和28日的核酸检测行动中来。”汪茂颖说,办法很简单,就是有点辛苦。“我们一个小区一个小区上门通知,挨家挨户通知到位,争取一个都不漏掉,确保到家都来检测。”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27日晚上9点左右,青羊区光华街道香槟花园、川粮大院、TT尚品、浪琴湾、水岸格林、优品道曦岸、伦敦西区、青羊大道三号等9个居民小区院落,同步进行核酸检测。而根据防控要求,封闭区当晚12点前,就要完成首轮核酸检测。 负责优品道曦岸小区咽拭子采集的,是来自青羊疾控组织的11支30余人的检测队伍,大部分来自社区医院、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年轻姑娘。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厚厚的护目镜下,坚持了5个多小时,初步完成了第一轮咽拭子采集工作。 28日凌晨2点,由青羊区疾控中心组织的190名医护人员通力协作,完成了9个居民小区10075人的第一轮核酸检测。 “抽调了周边8个区县、68个工作人员,来增援咽拭子采集,都是通宵在现场。”庹晓莉说,这归功于疫情后,物资的大量储备,多次进行演练,物资、人员、技术都是现成的。才能一声号令,立即集结。 第一轮核酸采集工作完成,但工作还没结束。凌晨,在各个小区门口的灯下,光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正拿着小区业主信息名单,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蹲在地上,逐一进行电话通知。“您好!我是光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请问你们完成核酸检测了吗?” 一位街道办的张姓工作人员说,平均每个人打了近百个电话,摸一下手机都感觉发烫。 对于这个城市所有社区工作人员来说,这个炎热7月所经历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年之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成都立即调动起49万名社区力量,11天就完成全市社区三轮全覆盖排查。在短时间内,能集结起如此强大的社区动员组织能力,得益于2017年,成都创全国先河,在党委层面成立的专门机构——市、县两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据此将分散在组织、政法、民政等33个部门的基层治理资源力量整合起来,让“千条线”拧成“一股绳”,从此开启了社区动员组织力的能级跃升。 无论是武汉疫情期间,还是郫都疫情时,除市—区两级23支疾控队伍、1900余名专业疾控人员及省市区三级医护人员外,49万社区力量活跃在最前线,协助流调找人、组织核酸检测、在卫健部门指导下消毒、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协助实施封闭管理等。是他们,在广大医务工作者之外,筑起了成都疫情防控的最广泛、最牢固防线。 这一刻,这条防线再次发挥出其不可思议的力量。
清水河社区 图片来源
青羊融媒 关键词:配合 疫情惊扰,非常时期更体会到温暖 66岁的傅大爷就住在优品道曦岸。27日晚,小区刚封闭时他还曾担心,“不是一天两天,我们也没准备,吃喝怎么解决?”不过第二天上午九点过,就有人来敲门,苏丽与她的同事们来了。“给我们送菜来了——免费,很新鲜,有四季豆、番茄、黄瓜、辣椒……”菜送到了,傅大爷他们的生活垃圾也由工作人员带了下去,“听说还要专门消杀。”电话里,傅大爷不住地说着“温暖”。 不止于菜,傅大爷说,外卖和快递也能送。苏丽介绍,其实骑手们只能送到隔离区外的位置,接着便有最外围工作人员接手,转交中圈工作人员拿到小区门口,再由苏丽等内圈人员接力,送到具体住户手中。 加入单元楼微信群后,傅大爷看到了不少事,“有个小朋友因为饮食不舒服,给社区报备后,有专门的救护车接去医院。“傅大爷感觉,居民们有需求在群里提出来后,“社区都在想办法解决。” 小区封闭后,傅大爷的子女、亲朋都打来电话,表达关心也表达了担心,“我把这边的情况说了之后,他们也放心了。”傅大爷表示,虽然小区被封闭了,自己也被要求居家,“但我感觉生活受到的影响不大。” 谢阿姨家住青羊区优品道小区,距离确诊病例所在的优品道曦岸,仅隔着一条路。 27日晚上9点半,谢阿姨所在的小区被通知封控,只进不出,随即,全小区开始分批进行核酸检测,地点分别为小区的一号门和六号门。凌晨1点40分,谢阿姨所在的楼栋居民开始做核酸检测,因为分批次,所以排队的人不多,很快就做完。 谢阿姨介绍,因为处于封控区,不能出小区,但做好防护措施可以在小区内活动。食物和生活用品等都是自己在网络平台上下单,送到小区外,小区内的志愿者再把物资送到小区,居民自己领取。“物管,社区,医务人员都很辛苦,大家对封控措施也表示理解,积极配合,” 家住天府二街凤凰城小区一期,处于“三圈层”的风险区,可正常生活,但属于扩大核酸检测区域范围。28日下午1点,业主刘女士接到通知,需要做核酸检测,她2点半从市中心的公司出发,“4点多我就做完回来上班了。”刘女士说,包括路上的时间,一共用了一个多小时。 晚上6点,刘女士看到小区业主群有邻居在表扬社区和物业,因为老人和孩子比较多,天气也热,物业工作人员贴心地派发藿香正气水。 刘女士说,回家做核酸检测时,现场秩序很好,小区两个出入口都有安保人员引导,只需要出示身份证或者健康码,就可以完成信息登记,小区的临时采样点有10多组工作人员同时采样,基本上不用排队,一家人很快就完成了。 家住雅颂居的赵女士,是28日上午点多才看到小区物业凌晨推送的消息,从28日凌晨1点45分开始,小区进行封闭管理,一律不得外出。赵女士大约在28日上午11点多,完成了核酸检测。“托朋友买了菜,送到附近,因为有交通管控,然后由志愿者统一把东西送到小区楼下,自己再去认领。”赵女士表示,得知小区要封闭管理后,并没有特别慌乱,上午也在处理工作。“暂时不清楚解封时间,但看核酸检测要做四次,应该是要隔离14天。” 除了封闭小区,昨天很多成都市民在朋友圈晒“电话被召测核酸”的照片,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支持,“社区通知我来做核酸检测,我专门请了假来的。早做一个检测,早排除一份危险。对我,对家人,对城市都有好处。”雅颂居附近核酸检测点一名市民这样告诉记者。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