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怎么套出现金到微信 (手把手教你方法正确不会被坑
2021年7月15日(上周四),TCL科技(000100.SZ)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业务预告称,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49%~156%;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751%~789%。7月16日(周五),TCL科技上涨4.36%至8.37元,算是对净利润暴涨七八倍的回应。随后的三个交易日,股价一路跌破8元,看来市场对TCL科技已经麻木、对李东生也有些“审美疲劳”。 TCL的前身是1981年组建的惠港合资企业“TTK家电”(生产录音磁带),2021年刚好40岁。1982年,李东生来到这家40人的小厂,一路从技术员到老板,2021年他刚好65岁。 国美、苏宁分别创办于1987年、1990年,阿里、腾讯、京东更是TCL的小弟弟。 曾与李东生一时瑜亮的倪润峰(1988年执掌长虹)、黄宏生(1989年成立创维)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张瑞敏(1984年执掌海尔)、柳传志(1984年创办联想)、王健林(1992年成立万达)虽然仍是“舵手”,但他们企业家生涯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唯有李东生“勇立潮头”。 40年来李东生“折腾”的事儿比同辈、晚辈们多得多,而且65岁还“火力全开”,可谓“中国最能折腾的企业家”。 话说,TCL科技还“有戏”吗? “阿波罗计划” 1985至1989年,李东生短暂离开TCL,走过一段仕途,负责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1989年,李东生回到老东家打工。此时“TTK家电”已转战固定电话,并更名为“TCL通讯设备”,出货量全国第一。1993年,“TCL通讯”登陆深交所(代码000542.SZ)。 1992年重组,设立通讯、电子和房地产三大集团。李东生出掌电子集团,TCL王牌彩电一炮而红,杀入全国销量前三甲。 1996年,39岁的李东生凭借骄人业绩取代张济时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TCL进入李东生时代。 李东生的惊人之举是理顺了TCL的产权关系。 1997年4月,TCL管理层与市政府签署了“授权经营协议”。根据协议,TCL全部存量资产归政府,此后每年净资产回报率高于10%的分部,管理层可以分享15%。 此后5年间,TCL管理团队交出了令各方满意的答卷:国有资产增长了2倍、每年给政府分红1亿元、缴税7亿元。 至2002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市政府持有40.97%股权,为控股股东;李东生为首的管理层占25%(其中李东生持有9.08%);东芝、住友、金山、南太等战略投资者合共购得18.38%股权;其他旧股东持有15.65%。 背景相似的长虹、华晨、伊利、格力……都没能很好地理顺产权问题,联想只能算相对成功。由于难度之大难于上青天,TCL股权结构重组被称为“阿波罗计划”。 资本高手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世纪之交的李东生踌躇满志。在多元化、国际化欲望驱使下,TCL先后进入电工、PC制造、远程教育、系统集成、ERP、有线电视增值服务、网站及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行业。 当年,被寄予愿望的是IT业务,手机则是无心插柳的成果。项目负责人万明坚想配辆“富康”都没能如愿,IT业务却烧了5亿。 到2002年,彩电的利润趋薄、电工没落、白色家电刚刚起步,IT业务遭重创,只有手机“意外”地成功了。李东生说“手机救了我”。 在另一条战线上,TCL集团整体上市终于瓜熟蒂落。 具体方案为,TCL集团(000100.SZ)公开发行两部分股票——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5.9亿股及向TCL通讯公众股东发行4.04亿股,TCL通讯退市并注销。2004年1月30日,TCL集团在深交所挂牌,代码000100.SZ。 当时TCL集团已成立24年,股权结构复杂、缺乏流动性。成为公众公司后,TCL集团治理结构得到优化,各方利益透明、确定,旧股东可方便退出。 2006年,TCL集团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每10流通股获赠2.5股),惠州市国资委间接持有12%股权,仍为实控人。至此,“阿波罗计划”才真正完成,前后历时十年。 TCL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先锋,但不幸被“呛了几口水”。 2002年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子;2004年初收购汤姆逊彩电及DVD业务,年中投资550万欧元与阿尔卡特组建合资公司,年末李东生当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2004年李东生收获满满# 俗话说“买来的肉长不到身上”,何况是跨文化国际并购。2005年、2006年,TCL集团分别亏损3.2亿、19.3亿,2007年被戴上ST帽子。坊间出现“李东生何时下课”的猜测。 2007年,TCL集团重新开始盈利;2008年,摘掉ST帽子。 2009年TCL集团定向增发3.5亿股,其中李东生认购6310万股、张大中认购1000万股。惠州市政府持股比例降至11.19%,TCL集团进入无实控人时代。 2010年,TCL集团再次定向增发13亿股,李东生认购7225.4万股。经多轮融资,李东生股权被稀释,截至2010年末持股2.33亿股,占比5.5%。 2010年,TCL集团营收518.7亿,较2000年的110.7亿增长368.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扣非净亏损2.33亿,2000年净利润为2.38亿。 十年间,增收不增利,而且营收增速偏低。在李东生超强资本运作能力映衬下,TCL业绩差强人意。 “鹰的重生” 2006年5月,李东生在内部论坛上发表《鹰的重生》,借用鹰断趾、拔羽以获重生的寓言故事给自己和团队“打气”。 回过头来看,TCL集团“重生”包括三个阶段,历时近15年。 第一阶段是止损,用时大约5年。 通过对欧洲、北美业务的重组,TCL业绩止跌回升,2007年、2008年、2009年净利润分别为3.95亿、5.01亿、4.7亿。虽然连续盈利,但利润微薄,起伏不定。2010年净利润降至4.32亿,扣非净利润竟然又到了负2.33亿的境地。 TCL集团一边关闭不计其数的非核心业务企业(粗略估计近百家),一边积极寻找新增长点。 第二步阶段是寻找新的增长点,用时大约8年。
TCL集团主要通过华星光电开展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此外还有研发/生产显示模组的华显光电、定位于印刷与柔性显示的广东聚华、专攻OLED材料的华睿光电。 2009年11月,TCL集团与深超科技合资成立“深圳华星光电”,10亿注册资本一家出一半。合资公司将在深圳建设一条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先后搞了t1项目、t2项目、t6项目、t7项目),总投资245亿。通过增资,TCL集团持股比例提高到83.6%。 2011年10月华星光电正式投产,年内营收1.31亿。 2012年华星光电营收达72.4亿,占主营收入的10.6%。 2013年华星光电满产满销,营收155亿,占主营收入的18.6%。 2014年5月,深圳华星光电投资设立武汉华星光电,注册资本70亿元,拟投资165亿建设为手机、平板提供面板的第6代生产线(先后搞了t3项目、t4项目),于2016年2月投产。 2016年华星光电营收提高到259亿,占主营收入的25%。 2017年华星光电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305亿,占主营收入的27.6%。 2018年,深圳华星第11代面板生产线投产(t6项目),武汉华星t3项目满产。
另三位“种子选手”是TCL通讯、TCL电子和家电集团,都被归入“智能终端业务群”。 TCL电子主营电视产品,2012年营收323亿,占主营业务的47.1%。2014~2016年间被手机业务抢了风头,但在主营业务中的份额并没有跌破27%。2017年开始回升,2018年营收达38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4.4%。 家电集团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8年空调、洗衣机、冰箱销量分别达到920万台、237万台、177万台,总销售收入12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2%。 2018年美的营收2597亿,其中暖通空调业务营收1093亿;同年,格力仅空调销售收入就达1557亿。与之相比,TCL家电集团的市场份额“不足挂齿”。
TCL通讯被寄予厚望,以阿尔卡特、黑莓、TCL三个品牌在全球从事手机设计、生产及销售,尽管曾给TCL集团带来惨重亏损,TCL“重生”之后没有放弃这条赛道。 2011年,TCL通讯手机出货量4360万台; 2015年增至8355万台,销售收入242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但智能机只占56%,90%的产品使用阿尔卡特、黑莓品牌销往海外,主要是电信运营商定制的合约机,与当年在国内大行其道的“中华酷联”是一个路数。 2016年TCL手机出货量跌至6877万台,降幅17.7%;2017年再降36%至4400万台,财年EBITDA亏损4.74亿;2018年出货3400万台,降幅23%;2019年被剥离。
TCL智能终端业务群的三位选手,手机、家电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令人“绝望”,只有液晶电视具有存在价值。 TCL集团还涉足电商、物流、金融等业务,但都乏善可陈。 第三步是重组,剥离手机、家电等业务。 经过八九年摸索,TCL于2018年12月8日公布了资产重组方案:TCL集团将TCL实业、惠州家电、合肥家电等八项资产作价47.6亿出售给关联方TCL控股;重组后上市主营业务只剩华星旗下的半导体显示产业。 拟出售业务在2017年的营收约占总营收的45%,剥离这些业务上市公司净利润反而提高了49.6%。 不到50亿买回年营收超过500亿的资产,还有大片位于广州、深圳的厂房、办公室和宿舍。#李东生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 上市公司没亏、李东生也没亏,看来“双赢”。尽管外界有很多质疑,TCL重组总算在2019年1月7日被股东大会投票通过。#第二个“阿波罗计划”搞了十五年!# |
评论列表